白起一见手下将领的意见统一,都同意坑杀俘虏,所谓“法不责众”,他就以投降的赵军反复无常为由,全部坑杀掉了。
白起作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是非常不符合规矩的,也是冒了不小的风险!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最重军功,但对军功的计算非常严密,虽然在战场是以斩获的首级来计算的,但也是仅仅限于在战场上。
杀俘和杀良冒功,都是一样的大罪,要受到军法的严厉制裁!这次秦军军粮不够,是促使白起杀俘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混战,对敌国的士兵,是非常宽容的。
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就成了胜利者的俘虏,很多将军都是以战养战,一次以少量的俘虏充实到自己的部队中,可以弥补战损。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名臣武将,大部分都不是本国人,像名相范睢、苏秦,名将孙武、吴起、孙膑等人,都不是在本国效力时成名的。
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是从周皇朝分离出来的,所以,任用其他国家的文臣武将,并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当。
甚至招降纳叛,也是正常的现象,名将乐毅、廉颇、孙膑、伍子胥等等,都曾经奔逃他国。而把俘虏编入军中,是各国的通用做法。
而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周游列国,他们可不是旅游看风景,他们是想在其他国家获得一官半职,然后衣锦归乡,光宗耀祖!
冷兵器时代,猛将的作用非常之大,因此,只要把领兵的敌将斩杀,或者是敌将宣布投降,军队就群龙无首,士兵们也只有投降一途。
自古就有“杀俘不祥”之说,在白起之前,还没有大量杀俘虏的记载!要说白起坑杀如此多的赵国俘虏,其中没有隐情,谁也不会相信!
但当事人赵孝成王相信,廉颇、乐毅、田单、李牧等名将也都相信。
而且他们也必需相信,并不遗余力地把赵括“纸上谈兵”的事情宣传出去!
因为他们需要赵括充当一个失败者来承担责任,他们才能摘清自己,保持他们的脸面!
廉颇、田单、李牧等,依然是当世名将,成王败寇,赵括既然失败了,也不管什么原因,这“纸上谈兵”的千古名声,是必须承担的!
赵孝成王,虽然承担了一定的责任,但并不会影响他的职位,只是名声略微受损而已。
长平之战,秦国也是损失惨重,白起虽胜尤败,秦昭襄王和范睢作为战争的策划者,自然对这些内情非常清楚!但秦国也需要用这场胜利来掩饰自已的虚弱!
所以,事实的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人活得心安理得!
秦国也需要一个名将来撑起门面,别说白起是实实在在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就算是白起失败了,已经到了河内的秦昭襄王与王龁等将领,一定会倾全国之力,替他擦干净屁股。
秦国自从商鞅变化以后,有一套完整的军功赏赐制度,如果白起这场战争真的是完胜,升官发财是必然的。
但长平之战以后,白起的处境并不怎么好,不但没有得到赏赐,而且还被闲置起来了!毕竟他给秦国带来的损失太大了!
不管怎么说,长平之战,白起将唯一能和秦国在军事上抗衡的赵国彻底打垮了。
虽然秦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谓欲速则不达,长平之战之后,实际上是延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但已经没有人能再阻止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了!
其实长平之战中,白起的责任也不小,甚至可以说过大与功,所以,他也等于被赵括拉上垫背了!
先不说长平之战秦国自身的巨大损失,就是数十万赵军俘虏,如果使用得当,随便可以用来灭掉赵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