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自继位魏王以来,以雷霆手段,把几个对自己的王位有威胁的兄弟搞定。
继承父亲的权位,只是曹丕的第一步。
他从汉末纲纪紊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想再和汉献帝一样被人架空。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以及和贾诩、司马懿等人一同探讨,曹丕认为,只有加强自己的集权,才能巩固自己的权位,向最高权利宝座——皇位迈进。
因此,他在封赏文武百官的同时,迅速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稳定局势以后,开始用各种办法巩固自己的权位。
曹丕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重新分配权利蛋糕上的占有份额,同时,不遗余力打击排除异己势力。
要想取代汉献帝,首先要让异族认同自己,曹丕派出使者,威慑北方各个少数民族部落,在边境上大军压境,逼迫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等,皆各遣使来朝见和奉献。
因为多国使者前来朝见上贡,曹丕个人的威望稳步提升。
曹丕深知,自己虽然继承了父亲的权威,但论资历和威望,还差得远!
要想继续提升威望,取代汉献帝,这对外征战之功,是必不可少的。
曹丕集结军马,统甲兵三十万,向南移动。
虽然并没有确定征伐的对象,但因为孙权迟迟没有前来朝贺,隐隐有向南方孙权问责的意图。
看到曹丕统兵南移,孙权可就坐不住了,他在和刘备对峙之时,可不想给曹丕翻脸的任何借口,赶紧遣使者前往邺城奉献。
夏侯尚作为曹丕的亲信,号称夏侯家族年青一代第一人。
在曹操病逝以后,一直跟在曹丕身边出谋划策。
曹操任命夏侯尚和徐晃一起镇守襄阳,曹操在洛阳病重,召集家族亲信交代后事,夏侯尚也来到了洛阳。
曹操病逝以后,夏侯尚持节,护送曹操灵柩回到邺城。
曹丕继位以后,大封功臣,他一起计算夏侯尚以前征伐乌丸、汉中的功劳,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
夏侯尚在驻守襄阳期间,曾经收到上庸的申耽兄弟的密信,信中称上庸太守孟达与守将刘封不和,建议夏侯尚攻打上庸,他们愿意做为内应。
因为曹操病逝,夏侯尚一直没有腾出手来处理这个事情,看到曹丕有讨伐刘备的心思,就向曹丕上奏道
“刘备派孟达为上庸太守,却又不完全信任于他,又派自己的养子刘封为将统兵镇守,施行军政分家,造成两人不和。我已经策反了申耽、申仪兄弟,他们答应充当内应,我想效法江东吕蒙,领军偷袭上庸,那里山高路险,刚好又是申耽、申仪驻守那些险要路口,刘封和孟达他们肯定想到我们会去偷袭,因此,我们出其不意,一定能神不知鬼不觉达到上庸,消灭刘备军,占领上庸。上庸除了可以夹攻汉中,还可以直达江州,这样一来,我们以后进攻西川刘备,又多了一个桥头堡。“
曹丕一听,正中下怀,马上同意了夏侯尚的建议,派他和徐晃,一起领兵偷袭上庸。
……
……
在关羽父子被吕蒙擒杀以后,刘封和孟达一直处于担心受怕的境地。
上庸虽然山高路远,但现在也是两面受敌,宜都太守陆逊,随时可以从房陵进攻上庸。
而襄阳的曹军,也可以经过西城进攻上庸。
刘封和孟达的烦心事,可不止害怕曹军和孙权军的进攻,他们还害怕刘备治他们不救关羽之罪。
刘封现在里外不是人,究其原因,与孟达的蛊惑有很大关系,他心中对孟达非常不满。
在荆州丢失以后,上庸的重要性更大,刘封不敢有失,亲自领军前往房陵方向,优先抵挡来自陆逊的攻打。
而原来重点防御的西城,刘封不放心孟达,只能交托给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