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而死。”
“然后悲痛欲绝的小蜘蛛暴走了,痛揍了抓住自己的章鱼博士,直接扯坏了机械触手和大脑的连接部位,让章鱼博士从洗脑的控制中脱离了出来。”
“而在章鱼博士失去战斗力之后,小蜘蛛也同样击败了绿魔,在小蜘蛛想要杀他的时候,知道自己败北绿魔扯下了面具求饶,然后偷偷遥控自己的滑板,如同漫画一样,想要暗杀小蜘蛛,但最后却被小蜘蛛躲过,自己被钉死在了墙上。”
“我知道你可能会想,我为什么要把格温拍死。”
“但你得知道,电影里的主角死了,那才有感染力!”
“在《终结者》里,回到过去保护莎拉康纳的凯尔里斯,为了保护自己的老婆,被我给拍死了,和终结者骨架同归于尽;在《终结者2》里,你是眼睁睁的看着阿诺德进入炼钢水的;同样的,在《蜘蛛侠》里,我要让格温死掉,因为这样影片立意才能升华!”
“彼得帕克听从了自己叔叔的话语,力量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而且他听了格温父亲的话,保护好这座城市,没错,他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成为了超级英雄,但最后呢?”
“他在拯救世界的时候,谁来拯救他?”
“他帮助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但最后却没人来帮他!”
“如果说第一部里面,彼得帕克明白了应该如何成为一名英雄!那第二部里面,他就要明白,当好一名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代价很昂贵,昂贵到他根本就付不起!”
“对,这的确是超级英雄电影,有着原著的漫画基础,但我没胡拍啊!”
“你得知道,格温的死可是象征着漫画白银时代的终结!”
“但却是蜘蛛侠这个角色,黄金时代的到来!”
“我打电话问过斯坦李他亲口向我表示,格温是蜘蛛侠少年时期的女朋友,玛丽简是蜘蛛侠的真爱,但如果没有格温的死亡,蜘蛛侠永远都不会懂什么是英雄!”
“我在第一部里面花时间去塑造绿魔,就是为了第二部里面让格温死掉的。”
“叔叔死了、女友的父亲死了、女友死了、好友的父亲死了……”
“这些人的死亡让一个从十六岁就开始当英雄的孩子明白,什么才是英雄!”
“斯坦李为什么要把蜘蛛侠设计成话唠?”
“因为蜘蛛侠害怕。”
“他害怕下一个坏人会把视线从自己的身上移开。”
“如果说第一部是《英雄诞生》,那第二部就是《英雄远征》……”
“在电影的最后,是格温的葬礼。”
“紧接着彼得会丢掉自己的战衣。”
“他觉得自己连女友都保护不好,那又用什么去保护世界?”
“这个英雄,他不当了。”
“而第三部嘛,便是《英雄归来》。”
“第三部的开头,就是几个月后,随着蜘蛛侠的消失,纽约的犯罪率暴增。”
“人们需要蜘蛛侠,就连之前黑他的《号角日报》也在寻找他,可彼得不在乎。”
“因为他不想在用蜘蛛侠这个身份了,他要保护好自己最后的一个亲人梅。”
“而在格温死亡之后就安慰彼得的玛丽简也逐渐走进了他的生活,当然了,这不是指男女朋友的关系,而是怜惜与关心。”
“但与此同时,奥斯本科技也面临着巨大的赔偿以及法律诉讼等问题。”
“在这个情况下,一名奥斯本科技的服装设计师潜入了奥斯本集团的实验室,想要偷点东西离开,却没想到自己发现了绿魔的装备,以及毫无遮掩的蜥蜴博士研究残余药剂。”
“当然了,还有那个待在实验室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亲罪恶的哈利奥斯本。”
“哈利发现了窃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