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继承人问题-内宫波澜(1 / 3)

武周宫廷,宛如一座华丽而神秘的迷宫,表面上繁华依旧,歌舞升平,然而在那重重宫墙之后,围绕着皇位继承人的暗潮正汹涌澎湃地涌动着。在后宫的深处,有一位深受武则天宠爱的宠臣,因其聪慧伶俐、善解人意,长久以来一直陪伴在武则天左右,侍奉起居,故而对宫廷内外的风云变幻有着敏锐的感知。

一日,午后的阳光如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落在御花园中。武则天身着一袭绣满金线牡丹的华丽锦袍,头戴凤冠,在御花园中悠然漫步,每一步都散发着无上的威严。宠臣身着淡粉色宫装,妆容精致,如影随形地跟在武则天身后,眼神中透着小心翼翼的关切。

宠臣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时机已然成熟。她轻声说道:“陛下,臣妾近日听闻,朝中为了皇位继承人之事,争论得是不可开交,沸反盈天呐。臣妾虽身处后宫,向来不过问朝堂之事,但也深知此事关乎我武周王朝的千秋万代,容不得半点马虎。臣妾斗胆,想向陛下进献一言,还望陛下莫要怪罪。”

武则天微微侧过头,目光略带深意地看了宠臣一眼,轻轻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宠臣见状,心中一喜,赶忙微微屈膝,恭敬地说道:“陛下,您以雄才大略开创武周,这等丰功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这一路走来,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才铸就了如今这盛世繁华的武周天下。而武氏家族,自始至终都紧紧追随陛下,对陛下忠心耿耿,犹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尤其是三思大人,他不仅聪慧过人,谋略超群,更是对陛下的治国理念心领神会,贯彻得极为到位。若将这万里江山交予武氏家族,以三思大人的才能,必定能够将陛下开创的伟业发扬光大,让武周的国祚千秋万代,绵延不绝。陛下日理万机,操劳国事,或许真的可以多考量考量武氏家族的能力,他们必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武则天微微皱眉,原本平静的面容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她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远方那亭台楼阁间穿梭的宫女太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宠臣的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本就纠结如麻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她心中清楚,武氏家族在她开创武周的过程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她坚实的后盾之一。武三思也的确有些才能,平日里在朝中也表现得颇为积极,处理事务时展现出了一定的手腕和谋略。然而,李唐宗室的正统地位,以及朝中大臣们对此事的不同态度,同样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让她难以抉择。

许久,武则天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说的这些,朕又何尝不知。武氏家族对朕的忠诚,朕心里明白,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朕也都看在眼里。只是这皇位继承人的大事,关乎武周的江山社稷,并非儿戏,不能仅仅凭借着忠诚和才能就轻易做出决定。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支持李唐宗室的大臣也不在少数,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朕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从长计议,权衡利弊,方能做出最为妥当的决策啊。况且,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朕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首要考量。无论是武氏家族还是李唐宗室,谁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谁能让武周王朝繁荣昌盛,朕才会将这江山托付给谁。”

宠臣见武则天并未直接驳斥自己,心中顿时燃起一丝希望。她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谦卑的神情,却又巧妙地带着一丝倔强,说道:“陛下圣明,自然是考虑周全,高瞻远瞩,非臣妾所能企及。只是,臣妾斗胆以为,陛下开创的武周,是独一无二的,与以往的朝代皆不相同。武氏家族与陛下血脉相连,对陛下的心意更是领会得最为透彻。若由武氏家族继承大统,必定能够延续陛下的治国方略,让武周继续沿着陛下所期望的道路前行。而李唐宗室,虽然有着正统的血脉,但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变迁,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