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怀义率军抵达边疆后,望着眼前广袤无垠、黄沙漫天的景象,心中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营帐之中,气氛凝重,将领们围坐在一起,商议着破敌之策。薛怀义眉头紧锁,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将军,突厥凶悍狡诈,我们不可贸然行动。先派人打探其动向,摸清虚实,再做打算。”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几日后,派出去的探子快马加鞭赶回营地,单膝跪地,急切禀报道:“薛元帅,大事有进展!据我们多方打探得知,突厥内部正因争夺汗位而产生严重分歧,各部落之间矛盾重重,局势剑拔弩张。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未放弃对我大唐边境的侵扰,且似乎在暗中集结兵力,意图不明。”
薛怀义听闻,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这或许是个破敌的良机。他站起身来,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脑海中迅速构思着应对之策。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说道:“各位将军,突厥内部纷争,正是我们分化瓦解他们的绝佳时机。我们可派人暗中联络突厥内部的亲唐势力,许以重利,让他们从内部扰乱突厥,削弱其力量。如此,或许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见那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眉头紧蹙,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他缓缓开口道:“薛元帅啊,您所提出的这条计策虽然精妙绝伦,但那突厥人向来心思诡谲,难以捉摸,他们内部所谓的亲唐势力到底是否真的值得信赖,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呢。倘若咱们就这样轻率地采取行动,一旦机密消息不慎泄露出去,恐怕就会惊动了那些突厥人,使得他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此一来,反倒会给我们自己带来极大的不利呀!”
薛怀义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老将的看法。他沉默不语,陷入了短暂的深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将军说得不无道理。只是当下形势已然万分危急,容不得我们有过多的犹豫和迟疑。我打算从军中精心筛选出一批头脑灵活、办事干练且绝对忠心耿耿、靠得住的将士,让他们乔装打扮,悄悄潜入突厥人的营地,想尽办法与那里的亲唐势力顺利接上关系。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做到天衣无缝,万无一失才行!”
这时,另一位年轻将领说道:“薛元帅,末将愿请缨前往。末将对突厥的地形和风俗略有了解,定能完成任务。”
薛怀义看着他,目光中透着赞许:“你有此心,甚好。但此去危险重重,你务必小心谨慎。记住,首要任务是找到可靠的亲唐势力,表明我们的来意,切不可轻易暴露身份。”
年轻将领挺胸抬头,坚定地说道:“薛元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于是,薛怀义精心挑选了几名擅长隐蔽行踪、精通突厥语言和风俗的士兵,由这位年轻将领带队,亲自向他们交代任务,反复叮嘱:“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关乎我军成败,乃至大唐边境的安危。你们务必小心谨慎,找到突厥内部的亲唐势力,向他们表明我们的诚意,许以优厚条件,说服他们与我们里应外合。但切记,不可暴露行踪,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返回。”
只见那几名士兵目光坚毅,神情果敢,他们昂首挺胸,齐声向薛元帅保证道:“薛元帅请您放心,我等必定不负所托,坚决完成此次使命!”话音未落,这几位英勇无畏的战士便如同鬼魅一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突厥营地。
时间匆匆而过,数日后,那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士兵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地与隐藏在突厥内部的亲唐势力顺利接上了头。而这支亲唐势力的首领,竟是一位年纪轻轻却极具魄力的部落首领——阿史那勇。此人自幼便对大唐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其繁荣昌盛的景象心生向往,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一个愿望,那便是能够与强大的大唐建立起友好紧密的联系。当他从前来接头的士兵口中获知了薛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