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么说张诚要和赵杏儿成亲了?一帮半大小子都来赵家门口给张诚起哄,其中有不少还是张诚的学生。
这事儿张诚倒是泰然自若,老子已经到了大秦法定结婚年龄,赵杏儿也到了法定年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都有了,赵杏儿也喜欢我,老子上门求个亲有啥不好意思的。
“你们几个站一排,女娃也站一排!”张诚拿出校长的威风。
拿出校长的威风,少年们就没脾气了,蔫头巴脑的站成两排。张诚看过去。“村儿里的粮食多,大家吃得都挺好嘛!”
少年们嘻嘻哈哈。
“也都到了成家的年龄了,回家跟家里大人打个招呼吧,该娶娶该嫁嫁,别错过了年龄,官府要是出面,不一定给你们配个丑八怪呢!”
这话一说,少年们纷纷变了脸色,一哄而散。
一个年龄小的初年级学生扯了扯张诚的衣袖:“校长,你要是娶了杏儿姐,我们以后管她叫杏儿姐还是师母啊?”
张诚脑袋嗡嗡的,没想到这儿还有个雷,略想了片刻,说“你杏儿姐嫁不嫁给我,你都可以叫她杏儿姐!”
好半晌,张母才被赵家老两位送出来。三个人都满面笑容,但是赵家人显然就把张诚当成空气,装作没有看到。看这情形,直到接亲那天,赵家人是不准备看见张诚了。知道这也是这个时代的风俗,张诚也是没脾气。
走在回去的路上,母亲从怀里取出一支木签递给张诚:“这是赵家女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去请个有学问的人占卜一下,如果和你的八字相合,就送聘礼定婚期!”
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这事儿我看就合适!张诚想这么回答,但是张诚知道这事儿不是这么干的,还是接过木签,珍而重之的揣在怀里。
占卜找的是公孙尼子先生。公孙尼子接过两根木签,仔细看过,问了双方家庭的情况,又用蓍草在几上摆来摆去,最后微笑说:“命运是合的,大吉,宜子孙!”然后展开一张纸,写了卜算的结果。又印了自己的印信,递给张诚。
这就完了?
张诚很怀疑公孙尼子是在瞎算,就是在糊弄自己。但是不敢去问。公孙尼子看着张诚的表情,笑盈盈的对视着,说,有我的印信,我的卜算,到哪儿都好使的!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