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郸来人(1 / 2)

魏裔介的这句话要是让郑芝龙听了,肯定会乐得哈哈大笑。就像他刚刚听到崇祯帝大军北伐满清的消息时一样,会有一种很强烈的不真实感。

但事实上魏裔介还真没有说错。

邯郸的民心是在大清这里的。

不管是士绅还是百姓,对于邯郸人而言,现在跟着满清至少还有条活路,而遇到北上的明军,则怕是连骨头渣都不剩下了。

许定国、高杰那哪里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啊,那纯粹是土匪下山扫荡来了。其行径与当年的李自成等流贼是如出一辙。

所以,北上的明军在邯郸人眼中那就不再是王师,而是不共戴天的死敌。

如果可以,他们会倾尽全力的来协助罗锦绣守住邯郸城的。

魏裔介所谋计策的切入点就是如此,“贼军一路杀掠,所得财货众多,故而军心沸腾。然其不战而累有厚得,又见官军一味北去,则心必骄横自大,军纪亦必早颓。学生且以为,中丞可先使一志士前往贼军处纳降,直言官军已经北去,城中绅民愿献钱十万两,粮食千石,猪羊百头,以求安和。万望贼将宽宏。贼人心中许会贪得无厌,但面上必会一口应允。届时,中丞是要赚贼军入城而伏击之,还是愿意趁敌不备另遣勇士暗袭,皆可轻易得手也。”

罗锦绣闻言大喜过望,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小小秀才真能想出如此智谋。“此策可行,此策可行。”他虽然没打过仗,但多少是知道道理的。身后的明军可不就像眼前的这小秀才说的那样么。

如此支骄兵,要想赚入彀中,还不是轻而易举?

而他罗锦绣只要能胜的了那南蛮一场仗,振奋了军心,对燕京亦有了交代,今后邯郸如何他且不管,反正他自己是可以继续往保定退去了。

“中丞如是愿用学生之策,当使心腹看守四门,务必不叫消息走漏。”

魏裔介见到自己的策略被认可,也是好不欢喜。又哪里知道罗锦绣心中真正的想法呢。

他只是听闻了明军北上途中的所作所为之后,“义愤”之下,才出谋划策。便是连挚友申涵光申孚孟都还不知情。

申涵光才不会跟满清混一块呢。他父亲申佳胤是前太仆寺寺丞,甲申之变时,他正于近畿巡阅御马。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他并不在城中,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却直言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

结果在随驾前往津门的途中被雨水浇打染了风寒,而后就一病不起,年仅四十有二。接着他那身子骨一项健康的老母亲也随之而去。

申家是可怜可悯的。

津门之围解开后,申涵光乃奉着祖母、父亲的棺椁南下归乡,沿途路上也没受什么拦截。

如今申涵光的孝期已过,魏裔介这次来广平府那是看望挚友的,却不想遇到了眼下的兵灾。

那申涵光也听到了北上的明军军纪败坏,六亲不认的传闻,不敢大意,奉着老母亲和两个弟弟们就准备前往沙河县西部之广阳山躲避。但魏裔介却独身来到了邯郸!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魏裔介的“大义”更在于自身阶级的利益。

满清入关都知道保护士绅们的利益,朱明的一应优待全部照旧。结果现在明军北上收复失地的,他们士绅的利益反倒没了保障了。他们读书人被一群兵匪压在头上作威作福,中原北逃的士子富绅带来的消息,让魏裔介果断不能容忍!

而且他也要为自家来考虑。从南面传来的消息看,刘肇基、曹变蛟还是不错的,但刘良佐、许定国和高杰却是可恶至极。偏偏这杀进广平府的就是许定国所部,魏裔介岂能叫彼辈人趟过广平杀去顺德府邢台?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挫败许军的势头。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