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齐声劝慰:
“闻兄且自宽慰,此是天数。吾等各有主张。”
言语中虽有安慰,然亦显得无奈,各自心中皆有所想,暗自权衡利弊,眼神中流露出深思之色。
四天君无奈之下,依言回本阵,神态间虽显凄凉,却也满含敬意,体会闻太师之苦心,遂在半月之下各自守阵而去。
道玄见了,心中也只是叹息一声,并不多言。
“毕竟这些都是该上榜之人,多说无意。”
话说道玄独坐于静室,心中沉思,突然感到一阵悸动,正似微风拂过心湖,掀起层层涟漪。
道玄神思一凝,掐指一算,指尖流转,立时明了:
“原来是到了赵公明下山之时了!”
道玄思虑片刻,心中了然,劫数既然难以避免,唯有自我渡过,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遂命悬于一发之际,不能再耽搁,遂忙唤来众弟子,面色凝重,语气严肃:
“尔等好生守营,我今需上峨嵋山一行,借力应变,速归无碍!”
众弟子见道玄神情专注,立刻恭顺应命,齐声应道:
“师父放心,弟子等定当守护营地,不敢懈怠!”
其心中虽充满不安,然皆明知此行乃是师父所需,故不敢多言,目送道玄出营。
道玄随后挥手召唤五德麒麟,以道家灵术借风云之力,纵身而起,向罗浮洞而去。
行云流水、气宇轩昂,隐现出他那与众不同的道门风范,胸有成竹,自有一番气象。
正是:
神风一阵行千里,方显玄门道术高。
道玄心中虽有所惆怅,却无所畏惧,心念已定,仰望苍天,嘴角微微上扬,意态从容,直奔那未知之境。
万般变数,皆在毫厘之间,唯愿此行能逢凶化吉,渡过劫难。
霎时间,道玄已至峨嵋山罗浮洞,轻盈下了五德麒麟,步入山间,环顾四周。
此地真乃清幽僻净,鸟鹤纷纷飞舞,鹿鸣阵阵,猿猴嬉游,似有灵气盈溢;洞门前更悬挂藤萝,如帘似幕,掩映恍惚。
道玄驻足片刻,心中暗赞,遂扬声问道:
“此地可有人否?”
声如鸿雁,回响于山谷之间。
少时,洞内走出一少年童儿,见道玄威严矣,目光闪烁,恭敬问道:
“老爷何处而来?”
其语中透出一股稚嫩与崇敬。
道玄淡然说道:“你师父可在么?”
言语间素雅非凡,传达出浓厚的道家气韵。
童儿答道:“在洞里静坐。”
语气中虽有恭敬,但似意外于道玄的来访,然未曾显露。
道玄面带微笑,心中轻松,曰:“你可否告知你师父道玄来访。”
言语俨然,声调中透出急切之意。
童儿点头应允,急匆匆入洞,片刻疾步而至,见师父赵公明,面露敬意,恭恭敬敬报告:“道玄道人来拜访。”
赵公明闻言,眉开眼笑,忙出洞迎接,精神振奋,言语中带着一丝亲切:
“大师兄,那一阵风吹你到此?”
其声调如春风拂柳,饱含兄弟之情。
道玄回以和颜悦色,二人携手而入,共同步入洞内,行礼之际,气氛顿时温馨和谐。
坐下之后,二人各自施展内功,气息交融,似乎时间在此刻静止,兄弟情深,道义共存,灵气萦绕之间,仿佛已无世俗纷杂。
道玄长吁一声,叹息之气似山河之沉重,未及开言,赵公明见状,目光锐利,便问道:
“道兄为何长吁?”其声虽带关切,却透出一丝好奇。
道玄心中烦恼,凝神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