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
...........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纣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
言罢,群臣退朝,圣驾还宫。
不意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
那四镇诸侯乃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
天下诸侯俱进朝歌。
此时太师闻仲不在都城,纣王宠用费仲、尤浑。
各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正所谓: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内中有位诸侯,乃冀州侯,姓苏名护,此人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哪里知道奔竞夤缘;
平昔见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执法处分,不少假借,故此与二人俱未曾送有礼物。
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心中大怒,怀恨于心。
其日元旦吉晨,天子早朝,设聚两班文武,众官拜贺毕。
费仲俯伏奏曰:
“日前首相谏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旨,此美德也。
臣下共知,众庶共知,天下景仰。
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
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
纣王听言,不觉大悦:“卿言极善!”
即命随侍官传旨:
“宣苏护。”
苏护即随使命至龙德殿朝见,礼毕,俯伏听命。
纣王曰:“朕闻卿有一女,德性幽闲,举止中度。
朕欲选侍后宫。
卿为国戚,食其天禄,受其显位,永镇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莫不欣羡。
卿意下如何?”
苏护听言,正色而奏曰:“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不啻数千。
妖冶妩媚,何不足以悦王之耳目?
乃听左右谄谀之言,陷陛下于不义。
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纣王听苏护之言,勃然大怒曰:
“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违;况选汝一女为后妃乎!”
苏护见纣王如此坚持,又有那费仲,尤浑在一旁煽风点火,直到今日如没有个说法,休想走出这王宫了。
当先只能虚与委蛇,上前道:“既如此,待臣回到冀州,便将小女进献宫闱,以侍大王。”
那纣王闻言大喜,他如今色迷心窍,如何还能分辨苏护所言是真是假。
苏护出了王宫,回到驿亭,众家将接见慰问道:“陛下召将军进朝,有何事商议?”
苏护闻言大怒,骂道:
“那无道昏君,不思量祖宗德业,却宠信谗臣谄媚之言,欲选吾女进宫为妃。
此必是费仲、尤恽以酒色迷惑君心,欲专朝政。
我想闻太师远征,二贼弄权,眼见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乱朝政,天下荒荒,黎民倒悬,可怜成汤社稷化为乌有。
我自思:若不将此女进贡,昏君必兴问罪之师;若要送此女进宫,以后昏君失德,使天下人耻笑我不智。
诸将可有良策教我?”
众将闻言,齐称:
“吾等闻‘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一家。”
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闻此言,不觉性起,竟不思维,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