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当然希望魏颗能够出动精锐,脸上的笑意很真实。
按照制定的计划,楼令需要至少两万五千骑马步兵担负袭扰任务,再集结至少四万传统部队在恰当时机入场收割。
楼氏集结八千骑马步兵,再征召一万五千的传统部队,剩下就由附庸们来拼凑而成了。
魏氏属于是楼氏名义上的附庸,他们出七千五百传统部队。
剩下的一万七千五百会平摊到多达五十多个中小家族,里面没有算上郑地的那些附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如果军事行动顺利,楼令自然是不用再增兵。
要是行动进行的不顺利?楼令会视实际情况进行安排,首先召唤郑地的附庸参战;再不顺利就晋国本土的附庸,进行第二轮的征召;到了再需要加码的情况下,不情愿也只能寻求郤氏的介入了。
所以说了,楼令凭什么有那个胆子以一个家族的力量去抗衡秦国?因为楼令随时可以喊帮手啊!
这就跟富有的人通常会比较豪横的道理一样,一切只因为他们有足够大的底气。
“什么时候集结部队?”魏颗问了比较关键的问题。
楼令对此没有给出准信,只是让众人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
郤氏或其他卿位家族有没有参与,魏颗没有问之类的话。他又不傻,整个讨论过程没有提到其他卿位家族,一定就是没有参与其中。
其他人可能不理解,魏颗却是能够理解。
那是其他人的家族实力还达不到一定程度,无法滋生出更大的野心。
魏氏早有角逐卿位的实力,奈何就是时运不济。
有了某个野心之后,心智难免就会得到开拓,站在不同的层次来看待局势。
最大的事情谈完,一众人进入吃吃喝喝的节奏。
后面没有其它事情,想回自家封地的人隔天就能走,愿意留下来做客也行。
魏颗趁此机会参观了楼氏的众多学堂,去学宫的次数最多,见识到了楼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众人之中,只有我的嫡长子没有来‘太原’求学。我到底应不应该送颉过来学习啊?”魏颗心里无比的矛盾。
楼氏的其他附庸,他们满足于当前的地位,也乐得加强跟楼氏的统属关系,甚至是能够来学知识,提防心理不像魏氏那么强。
而魏氏也真的该有提防心,首先就是避免成为楼氏真正的附庸,再来就是害怕自家的宗子被教育成其他人想要的模样。
宗子?对,并非卿位家族才有大宗和小宗,魏氏也有大宗和小宗,魏颗的继承人魏颉自然就是称呼宗子。
魏氏当然有族人来“太原”求学,只是并非宗子或世子的身份。
在当前,晋国好多的家族都派人到“太原”求学,乃至于已经有他国贵族子嗣过来。
因为形成这样的风潮,楼氏所“发明”和制造的纸张已经开始在向外流通。
比较新奇的事情包括,周天子要求的贡品之中就包括了楼氏的纸张,要求的数量还不算少。
光有纸张并不够,还需要新式的墨与笔。
楼令暂时没有兴趣去做纸张和文具的生意,更没有大公无私完全教授出去的想法。
这样的楼令很自私?从文明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显得很自私。
换一个说法,世界首富那么有钱,为了对万众进行造福,是不是该将钱拿出来平分啊?
如果楼令是一国之君,只要有益于整个国家,将比谁都要大公无私。
毕竟,国家越是强盛,受益最大的就是楼令本人,还能惠及子孙后代。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现在的楼令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