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真就是郤锜给下军的军将与军佐表功。
楼令站起来,举着酒觞,说道:“敬浴血奋战的全体将士!”
郤至吼道:“饮胜!”
“那就通告全军,我们敬他们的奋战与拼搏!”郤锜又一次开窍了?
晋国与楚国虽然签下了和约,战事却不算真正结束。
在这种状态下,晋军仍旧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将“鄢陵”附近的楚军围困的围困,堵住的也还是堵住。
因为都有任务的关系,晋军并没有展开大肆的庆祝。
禁酒那当然没有禁酒,该喝多少却是人人心里有数。
要说有什么区别?众人得知和约已经签订,愿意拿出储备的粮食,吃得更好,吃得更饱。
这一场战役要论功劳的话,肯定是郤锜的功劳最大。
说白了就是,没有郤锜的强硬,晋国哪里会出动三个军团南下,再来他作为南征全军的主将,理所当然要拿头功。
次级功劳会落到郤至的头上。没有其它理由,简单就因为下军的主将是郤至。
无论哪个朝代,或者干脆不再是王朝,功劳都是那么论的,没有什么公平或不公平的说法。
虽然功劳是那么来排,但是真正做出贡献的楼令,不等于就是被抹去功劳。他会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并且增加公信力,轮到成为一军主将,效果会显现出来。其余时代,情况也是这样的。
所以,不是某人某一次立下大功,一下子就一跃成为头部。真是这种情况,缺乏足够的积累不提,谁能够保证不是因为运气好呢?
没有证明过自己,一样是得到登台拜将的待遇,赵括输了成为笑话,韩信一直赢成了兵仙。
所以,君主敢去赌,魄力可能一样大,结果却是未知的。
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都有,选择稳妥的人绝对会更多,只是选择保守一定不会让后进服气。
要是多次立下大功却被忽视,情况则是变得不一样了。
士匄与士鲂对视了一眼,随后一起看向楼令。
范氏本就决定拉拢楼令,他们在这一次再次看到楼令展现出来的价值,拉拢的心思变得更为热切了。
“刚刚中军将是在给上军将难堪吗?”士匄低声问。
士鲂微微摇头,说道:“我不觉得中军将会做那种事情。”
“效果就是那么一回事。”士匄说道。
士鲂都有些同情智罃了。
晋国的小宗,由于有过“曲沃代翼”的例子,他们天然上会比较倾向于获得更多自主权。
因为去年晋国发生那么大的动荡,确确实实让人很容易对局势出现错误的判断。
荀氏内部的情况远比其他家族更复杂,起码其他家族没有发生过大宗之主还兼任小宗家主的例子,整个家族几乎是用尽全力在扶持中行氏,导致智罃更迫切想要自立属于情有可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结合晋国历经大动荡,智罃迫不及待要拉起属于自己的小圈子,真不能说是头脑发热。
人们习惯以胜败论英雄,可能根本不在乎某个人为什么要那样做,只看到某个人取得了成功,并且在他获得成功后去进行各种解读,昏招都能吹成是神来之笔。
现在,不管能不能理解,谁都能够看出智罃未来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了。
“我要不要拉大舅哥一把?”楼令不是因为姬娇才产生这个想法。
中行偃再是想要打压智氏,不可能摘了智罃的智氏之主头衔,更不可能让智罃失去卿位。
只要智罃不丢了卿位,对于他来讲就是一切仍有可能。
常言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