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比较平稳。
这一项制度目前看来极好,只是制度的建立历来就是为了被推翻,以后会怎么样恐怕没人敢给个说法。
楼令同时没有看到一众卿大夫,只不过没有过问他们的去处。
负责把控局势的司马,知道公子寿曼在哪里很重要,过问一众卿大夫动向则不在权责之列。
真的要发生什么事情,由于司马能够名正言顺把控局势的关系,谁想做什么免不了接触到楼令这位司马。
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大事,自然就不用涉及到楼令了。
那一天的夜晚,平平淡淡的过去。
当夜,楼令在偏殿值守到午夜,其它什么地方都没有去,困了也就和衣睡下。
新一天清晨的到来,一众该待在灵堂的人重新出现。
第二天的时候,该在场的人其实还是没有凑齐。
起码,血缘近的公族封君应该在。
同时,晋君獳的长辈以及同辈,一众在国外的公子,女儿、女婿、外甥之类,他们都是应该到来的。
只不过,还是那个问题,交通太过不便利,通知再等他们过来,耗时着实是太长了。
这样的平淡维持到有诸侯的代表抵达。
第一个抵达的诸侯国代表竟然是宋国那边。
论距离远近,该是卫国、郑国的代表先到,结果第一个来的是宋国,能够说明宋国有多么上心了。
那也是跟宋国对晋国有多需要来决定。他们在南方算是独木难支,并且绝对不会屈服于楚国,只能是对晋国的事情多上心一些,让晋国君臣看到自己的态度,进而对宋国更为友善。
在招待诸侯代表这一件事情上,以往是由公族选出封君前往进行招待,轮到晋君獳的丧礼却是又出现了变化。
“前去招待齐国、鲁国代表的是郤氏的人。”
“招待郑国、宋国代表的是旬氏的人。”
“卫国、莒国由范氏出人。”
“秦国、薛国……”
楼令一圈了解下来,品味出了不寻常。
看一下就知道情况了。
等于说,邦交权遭到了众卿大夫的划分,变成了新一次的分猪肉行动。
有了这一次,手里有权的卿大夫,他们绝对会更进一步,以后哪个卿位家族负责与谁邦交,一定要被固定下来。
由卿位家族去负责邦交,不就等于掌握“定价”权了吗?他们要求某诸侯每年上贡多少,哪怕没有从中卡、拿、抢、要,诸侯为了办成某件事情少不得需要送礼。
因此能够判定一点,有卿位的家族,他们的权力得到了扩张,同时实际好处也绝对不会少拿!
楼令这边甚至都分到了猪肉,就是邾国、杞国和鄫国这三个小国。
卿大夫有的待遇,楼氏这边也获得,知情者只能说羡慕嫉妒恨,话却是不敢多说一句。
原因?至少在公子寿曼登位之前,晋国是由一众卿大夫来说了算。
那种情况之下,几乎谁跳出来都别想落个好,想要改变也该是等公子寿曼登位之后了。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薨逝了的晋君獳已经成为一块冻肉。
别问怎么有冰,问就是地窖有储备。
一众亲族的悲伤早被时间消磨,需要的时候嚎几嗓子应应景,其余时候该干嘛就干嘛。
等了一个多月,周王室那边的使节才到来。
过来的人是单公朝。
这人因为地位的关系,怎么样都会在史书上留名。有多余的“戏份”是因为另外的关系了。
出面在城外迎接单公朝的人是士燮。
他们之前有说有笑,轮到进入宫城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