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世俗帝国的建立3(2 / 3)

问安完毕,王新心里惦记着附近秘密安置的王儒帅一家人,正打算告辞前往探望。可还没等他开口,夫子们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意图。

“王新啊,近来可有仔细研读《科考三十篇》?乡试已然完结,接下来可要好好准备会试,争取一试即中,到殿试上大放异彩!”一位夫子目光炯炯,满含期待地问道。

其他夫子们也纷纷附和,眼神中满是对王新的殷切期望。紧接着,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考究起王新的学问。从会试各种刁钻的破题方式,到严谨细致的解题思路,再到如何确定文章的风格与格调,连带那些经典的范文也被一一拿出来探讨。

面对夫子们的热情,王新无奈地笑了笑,知道自己这一趟是走不了了。他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状态,进入了“营业”模式。夫子们给出了一个指定题目,要求他不仅要完成一篇策论,还需作诗二首。

王新定了定神,目光变得专注而坚定,他在书桌前缓缓坐下,轻轻展开宣纸,提起毛笔,略作思索后,笔锋便在纸上如龙蛇游走般舞动起来。撰写策论时,他条理清晰,将自己的观点层层递进地阐述,论据详实且有力,仿佛在沙盘上推演一场绝妙的战事,这次策论的内容已经渐渐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不免上升到帝王视角,尤其是其中的科考舞弊、官场的营私舞弊,需要做出改革,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完全超出了普通学子的程度。

待策论完成,他稍作停顿,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便又开始构思诗作。只见他时而凝眉沉思,时而眼中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不一会儿,灵感如泉涌般袭来,他挥笔写下两首诗作。一首诗中,描绘山河壮丽,尽显豪迈之气;另一首则细腻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意境深远。

这一耽搁便是整整两个时辰。完成策论与诗作后,王新长舒一口气。这几日,他与一众谋士、将军日夜研究策略,共同定下了大计。期间,精神上的消耗巨大,众人还能轮流休息,唯有他连轴转,片刻不得闲。不过好在他能够进行精神修炼,稍有空闲便能通过打坐来恢复精力。

此刻,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王新静静坐在书桌前,刚刚结束了夫子们严苛的学问考究,那一番思维的激烈碰撞,如同一场精神的洗礼,不仅未让他感到疲惫,反而使他的心愈发安定沉稳。

他深知,自己所踏上的道路充满挑战与机遇。科举之路,不仅是个人荣耀的追逐,更是踏入朝堂施展抱负的必经之途;而即将来临的战事,关乎家国兴衰、百姓安危,容不得有半分懈怠。他暗自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不管前方等待着什么,他都将倾尽全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尤其是在心中勾勒出未来帝国建立的宏伟蓝图后,他愈发明白选拔治国理政人才的重要性。一场殿试的文章,便是洞察学子们治国理念与内心诉求的窗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深厚的学识与文章积累。没有足够的沉淀,又怎能从浩如烟海的答卷中,挖掘出那些真正能为国家所用的栋梁之才呢?

夫子们围在王新身旁,目光中满是赞许。他们看着王新答题时的一举一动,从始至终,王新的姿态都沉稳得超乎常人,仿佛一位伟大的帝王。面对那些刁钻复杂的问题,他没有丝毫慌乱之色,眼神专注而冷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面前的那张宣纸和手中的毛笔。

他的字迹工整有力,笔锋刚劲中透着灵动,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不仅美观,更展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再看他对题意的理解与阐述,深刻且精准,完美地将自己的观点与学识融入其中,把题目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夫子们从不同角度审视着王新的答题,全方位考量他的能力与素养。换做普通学子,面对如此密集且高难度的考究,恐怕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