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论排第二价值的,那就是短发女子佩戴的这枚一刀平五千了。
因为其存世量稀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缘故,在现实世界,卖上百八十万的完全不是问题。
王莽何许人也?
一直被人认为是可能穿越回去的现代人。
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很多都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比如游标卡尺,铜齿轮等。
不过同这些相比,王莽币制改革中的特殊存在——“一刀平五千”却很容易被忽视。
这其中蕴含的经济思想,则更像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先驱者。
众所周知,自秦朝统一货币使用“半两”铜钱开始,这种外圆内方的形制,就成为了华国古代钱币形制的主流形态。
但是“一刀平五千”却很好玩,偏偏要在方孔圆钱的造型之下,又多铸了一柄刀身。
这跟王莽“托古改制”的逆流密切相关。
作为整个新莽政府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币制改革自然有着强烈的复古倾向。
在春秋战国时期,货币以国家为别分为多种形态,其中以刀币、布币和圆钱三者为众。
到了战国时期,刀币主要流行于齐、燕、赵三国,布币主要行用于三晋两周之地,而各国几乎后来都发展出了圆形钱。
所以,王莽的“一刀平五千”,更像是对战国刀币与圆钱的一次巧妙结合。
顾名思义,平五千即价值五千之意。
继续阅读
在当时,它跟五铢钱的兑换比例为1:5000。
两枚就能换到一斤的黄金。
实际上,正是为了掩饰这种币值上的无限增大的缺陷,故而在铸钱的形制方面下了功夫。
一般来说,货币的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的分离是必然的走向,但是这种超乎寻常的一刀平五千,以及明文规定可两枚换真金,更多的意图是为了搜刮民间财富。
当然,也正是因为它们完全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因而几乎没有实现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流通,而这也正是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根本之由。
从经济学角度看,王莽推行的货币改革虽然在结果上失败了,但是放到如今来看,却和很多现代经济理论两相对照着研究。
首先便是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
正所谓一部货币史就是通货膨胀史。
王莽在进行币制改革时,通货膨胀最为明显。
其次,是货币本质与职能的丧失。
货币只有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但在王莽的币制改革中,却极大的抑制了其交换性。
当然,也能看到某些闪光点。
比如这些大额虚值钱的发行,货币本身并无多少实际价值,但它面额的购买力却很大,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商品交易中的繁琐。
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信用卡等形式,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的产物。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王莽的虚拟货币思想,似乎具有超前意义,也难怪大家都叫他穿越者。
“无耻之徒,还没看够吗?”短发女子阴沉着一张脸,一字一顿道。
“啊?”曹子建闻言,这才回过神来。
看着短发女子一脸怒容的看着自己,就知道其中闹了误会。
当即,曹子建一脸歉意的解释道:“抱歉,我并不是盯着你的胸部位置在看,而是被你脖子上挂着的佩戴之物给吸引了目光。”
“看了还不敢承认,我瞧不起你。”短发女子冷哼道。
曹子建知道,在这先入为主的观念下,不管自己如何解释,都显得疲软无力。
索性,曹子建也不去纠结自己看没看的问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