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先辈们的经验(1 / 2)

传奇人物有多传奇?

提到黄埔,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在黄埔的历史上,当属第一期培养出的人才最多。

但这些所有人才中,有一名佼佼者。

他就是面前这个青年。

文武双全的学霸。

入校时,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招收。

毕业的时候,也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这可不是总分第一,而是所有的科目都是第一。

属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当之无愧的奇才。

当时他在黄埔的地位,就如同现在最高学府里深受校长和书记同时喜爱的学生会主席,身兼数职,还是学霸中的天才。

不仅如此,此人敢打敢冲,骁勇善战。

自己组织敢死队,自己带队拼命,满身都是伤。

如果用古代的一个人物来形容他。

常山赵子龙,浑身都是胆。

可惜,天妒英才。

在第二次北伐开始后,对方主动请缨,披挂上阵,冲上前线。

在战斗中,即便身受重伤。他也没有选择立即医治,而是誓死不下火线,再次发起冲锋。

最终被子弹击中,战死沙场,就此陨落。

终年25岁。

不过,按照曹子建的个人猜测,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指挥官,是绝不会犯那种迎着敌人子弹上的错误。

但是他选择那么做了,以死明志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因为当时,深受校长看重的他,使得他被人猜忌。

除此之外,他战死沙场的前一个月,妻子不幸去世了。

不过那都是在前世,这民国世界,曹子建怎么也要‘看’好这宝贝疙瘩。

毕竟其品德和信念,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毋庸置疑。

只是对于从现实世界了解到的讯息,曹子建自然不会跟对方如实述说,这就点头道。

“对,这些都是你大哥告诉我的,当初在那个组织,我跟你大哥共事过。”

“对于你这个弟弟,他一直赞誉有加。”

听到那位在自己十岁时就已经牺牲,心目中最尊敬的哥哥,姜祥云忙问道:“子建先生,我大哥当时还跟你说了什么?”

“你哥走的时候,比我现在的年纪要大上几岁,他说,他如果不幸逝世,他未完成的事业,需要我们继续完成。”曹子建开口道:“也就是驱逐鞑虏,恢复GH。”

姜祥云闻言,默默将这句话刻在了自己的心里。

至于,有没有怀疑过曹子建骗自己。

还真没有。

原因无他。

曹子建知道的太详细了,在他看来,除了自己哥哥对他掏心置腹,他实在想不到其他别的理由。

既然明确了对方的身份,曹子建这就将话题给扯了回来:“好了,诸位,今日王卫同志召集大家过来。”

“为的也是这一个信念。”

“如果你们也是这个理想,可以选择并追随于我。”

“子建先生,这信念的方向没错,可是,单凭我们这些人,哪怕算上我们下属的人马,想要办到,还远远不够。”刘三江开口道。

“确实。”曹子建点头:“所以,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就要靠诸位发力了。”

众人闻言,默默听着。

“当下,想要驱除鞑虏,自然免不了要掌握各方的政权,让自己有话语权。”

“只是,目前各地军阀林立,单凭我们这几人那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养精蓄锐,招兵买马。”

“当然,这个招兵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