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各人的福报不同。所以我们遇到事情你感到很痛苦,你不是去责怪别人。你责怪别人,你是业上加业,那糟糕了,恶性循环。你要去忏悔。跟他没有关系,你要相信这个真理,你痛苦的时候跟别人是完全没有关系。如果你要心外求法,你的人生就没完没了。你过去的错误产生痛苦,又带动你现在的错误,那你就堕入这种轮回的恶性循环,你什么时候跳出来呢?所以,你遇到痛苦的时候,你要想这个是我个人的循业发现,这个时候你的业才从此中断了,才能够真实地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业到这个时候STOP(中断),结束了,不要相续下去,不要恶性循环。所以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色蕴跟受蕴这两个跟你今生都没有太多关系,主要是前生,这两个都是跟前生的业力,但是想蕴就不一样了,想蕴跟你今生就有关系了。我们看第三。而想蕴在五蕴当中、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最有代表性的,对我们来生的影响也最大了,这个想蕴特别要注意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戊三、明想蕴即藏性。
看经文: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我们在产生快乐跟痛苦感受的时候,接下来我们产生一些想象,就是唯识学上所说的安立很多的名言分别,讲了很多话。诶,这个花很漂亮,从你开始说话的时候,就表示你开始想象了。这个想象是怎么回事呢?佛陀举出两个例子。第一个,谈说酢梅,口中水出。这个人想象酸梅和醋的时候,他嘴巴就流出口水;或者说思踏悬崖,足心酸涩,他想象自己站在一个万丈悬崖,他的足心就产生酸涩的感受。但事实上,酸醋并没有现前,事实上,悬崖也没有现前,完全是自己的想象把口水创造出来、把酸涩的感受创造出来,所以,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如果诸位学过唯识学,你会知道,在我们生命当中最有创造力的就是你的想象力。唯识学对于想象讲出一句话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动身——它会驱动你的身体去做事情。你为什么拜佛?是有所想象嘛,你想要去拜佛,身体才会去。你为什么造恶业?你一定有邪恶的想象啊。所以,它会驱动你的身体去做事情。动身发语——发动你的嘴巴去讲话,独为最——所有的力量当中它是最强大的。造了业以后呢,引满能招业力牵——牵引你到三界里面去得果报。你来生的果报完全是你今生的善恶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我们的想象影响我们两件事情:第一个,影响你今生快不快乐;第二个,影响你来生快不快乐。你的快乐跟痛苦就是感受,感受只是当下的直觉而已,它很快就消失,因为它是根尘碰撞,当那个尘一退失以后,外境一消失的时候,感受就没有了。但是,你心中的想象可不是啊,它是挥之不去,它经常在心中盘旋。所以,在唯识学上说,色身的苦乐是暂时的,内心的苦乐是永久的,就是你的想象。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比方说你看到半杯柳橙汁,你产生什么样的想象?有些人会说,哎呀,真糟糕,这个柳橙汁被喝了半杯了,他看到失去的这部分。有些人看到柳橙汁说,哎呦不错哦,还有半杯!他想象他拥有的这部分。这个地方就是,影响我们一个人快乐,其实,从唯识学上说,你的业力占百分之五十,就是影响你今生快乐、痛苦,福报只占百分之五十,你一个正面的思考占百分之五十。如果你经常去做负面的思考、经常去想象你失去的东西,你今生要出现快乐的因缘就很少很少,你今生要快乐就很难,那个乐受要出现就很难,你自己找的。你如果经常去思惟得到的东西,你今生乐受出现的比例会比痛苦的比例多很多。所以,我们在第六意识的想象,决定你今生的苦乐,占百分之五十,前生的业力占百分之五十。但这还不是重点,因为今生只是暂时的。在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