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6 / 8)

二岁,再观察五十岁的时候,诶,五十岁还算是强壮。波斯匿王的结论是:人出生以后是一天一天地衰老。

这里的衰老,是用十年来作一个判断。这以下再把它细分。

世尊,我看到了这个微细的变化,这样一种衰老的迁变,所谓的殂落,这中间的迁流变化,前面只约着十年。假设让我很微细地根据智慧来观察,其实我们的变化,何止是一纪(一纪就是十二年,十二年就一纪)。不是十年,不是十二年,微细来说应该是一年一年在变化;也不止是一年一年在变化,应该是一个月一个月在变化;当然也不止一个月一个月,是每天,乃至于我把心静下来的时候,可以观察到我的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没有在停止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水流,它是动态的。所以我知道我的身心世界,从这个动态的变化,我感到我一天天地衰老。所以我得到一个结论:我有一天一定会死亡。这个是波斯匿王在佛陀的追问之下,把他整个生命的变化情况说出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段的经文,虽然是出自波斯匿王之口,但是得到佛陀的印证。这一段的因缘观,讲到两个观念,值得我们一提:一个是讲到诸行无常,一个是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个变化,从经文上来看,是刹那刹那的、念念之间的变化。比如你现在说:诶,我现在怎么样。其实你讲这个“我”,已经是前一刹那的“我”,现在的“我”又是一个新的“我”。所以我们是活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我们不是静态的,生命没有所谓的静态。除了真如本性以外,都在动,所有的因缘都在动。所以我们要觉悟,我们是活在一个变化的、动态的环境中。这叫诸行无常。

第二个,诸法无我。这个是比较可怕的。它在变化的时候,你作不了主。你说:诶,我不要变化。不可能!当你出生的时候,你对你身心世界的变化作不了主。佛法的观念是这样:我们对今生是作不了主的,但是我们来生作得了主。你看佛法告诉我们要活在未来,因为来生可以创造,它还没有出现。但是今生的时候,那个业大概都成熟了,要变化,有限,非常有限。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因为你那个业造了,它在阿赖耶识当中,它就要释放出来。所以我们对今生是无我的,你很难主宰的。所以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蕅益大师说,这一段,如果我们好好地体会,能够产生出离心。因为佛教的苦谛,是从无常无我安立的。什么叫作苦谛呢?什么叫作生命的苦呢?是我们对于眼前的因缘没办法掌控。你看我们现在还不错啊,身体健康啊,今天中午还吃得到饭啊……但是问题点在于,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我们的有漏生命跟圣人有一个差别,就是:圣人的安乐是决定的安乐;我们凡夫的安乐是不决定的,现在会出现,明天就会消失了、破坏了,所谓的没有主宰性。所以,苦的意思就是不安稳。这个地方就说明了,从变化当中能够产生一个出离心。

不过这个地方它也讲出了一个消息,其实我们的变化还有相续,生命的变化还会相续的。诸位有没有想到说,你来生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可以从这一段经文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我们来生跟今生会不一样,会变化;第二,变化当中也有一些相似点。其实我们把昨天跟今天比较,你就知道你的来生。你看,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是怎么样?变化了,但是也有几分相似。它那个变化是怎么样?它是有变化,但是又会相续。所以来生的我肯定跟今生不一样,但是有几分的相似,就像水流一样。你看这个水流流到后面,跟前面不一样,但是味道有几分相似。这个就是一个生命观。当然,这个地方,它所要强调的观念是无常变化,就是,色身是无常变化的。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对现前的因缘产生出离。

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