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舆情(2 / 2)

,但仅仅是这样就让他改变主意,那未免也太简单了。

必须再发酵发酵。

毕竟,从昨天在朝会上通过杀于谦的议题到现在也才一天一夜而已。

舆情只是刚刚开始。

心中的想法杨轩并不会表现出来。

就只听他冷笑着说:“诸位可都听见了,没想到这于谦在民间的声望竟如此之高!”

周围的官员心中一凛,他们都从镇国公这番话语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意。

“于大人为国为民,于江山社稷有大功,不可杀啊!”

这时,下方人群之中又一道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

杨轩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就见在人群的前方,站着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

刚刚说话的正是对方。

“那人是谁?”杨轩指了指那名年轻官员,问道。

话音刚落,就有吏部官员上前朝下方看了一眼,随后朝着镇国公杨轩行礼回答:“禀镇国公,那人是新科进士刘健,现为翰林院庶吉士。”

闻言,杨轩隐藏起心底的欣赏,转而随口问道:“既是庶吉士,为何不参加朝会。”

“老夫记得,庶吉士虽无明确品级,但却是允许参加朝会的。”

翰林院庶吉士是作为皇帝近臣的后备力量,地位较为特殊,是有资格参加朝会(这里指早朝)的。

毕竟庶吉士的职责包括为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参与起草诏书等,在朝会中他们可以聆听皇帝旨意和朝廷大事的讨论,以便更好的履行职责。

“他不参加朝会,反而鼓动学子、百姓聚集于皇城前生事,眼中可还有朝廷?”

闻言,周围的官员都明白了镇国公的意思,既然这刘健要当这出头鸟,那就别怪枪打出头鸟了。

“来人,将这刘健押入刑部大牢,问问他鼓动学子,百姓聚集于皇城前,究竟是何居心?”

“是。”

很快,就见一队士卒出现在了人群前方,将刘健抓了去。

此举非但没有让学子百姓们害怕,反而让他们更加愤怒了。

尤其是年轻学子们,热血上头,甚至开始冲击由禁军和锦衣卫组成的人墙。

“我等只是想为于大人伸冤,难道朝廷连话都不让人说了吗?”

学子们在喊话的同时,目光却看向站在城墙上的镇国公等朝中大员身上。

在镇国公等人登上城墙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看见了。

“镇国公,我等就是想知道,朝廷究竟为何要杀于大人。”

“这究竟是陛下的意思,还是你镇国公的意思?”

这也是一道年轻的声音。

杨轩身旁的官员听到这话后,心中一跳。

哪儿来的愣头青,胆子这么大?

这话,可不仅仅是问问题了,而是在说镇国公眼中容不得忠臣。

可以看到,镇国公的脸色很是难看。

“此人又是谁?”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