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朝臣们对杨轩的忌惮(2 / 2)

在如今的朝堂之中,关于镇国公杨轩就是一个禁忌,谁也不敢提。

所以涉及到镇国公,不管什么事,都要慎重对待。

朱祁钰叫除于谦外的其他人前来商议,也是为了避免事后有人胡乱猜测。

朱祁钰让站在一旁的金英读了一遍杨轩的折子,随后看向众人。

“众爱卿,都说说吧,镇国公想让朕给他重孙子安排件事情,朕该不该拒绝?”

“陛下,镇国公已经下野,现在又让自己的重孙子入仕,这足以说明,他并不甘心,还想染指朝堂。”

“依臣之见,绝不可同意。”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位御史说完,又有两人附议。

但紧接着,又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

“镇国公于我大明毕竟是有功的,诚然,他是做了一些错事,但他现在只是想为自己的后辈谋一份前程,还不要求官职的大小,这点面子我觉得,应该给。”

“陛下,臣之见,可以同意。”

“臣附议!”

这次附议的少了一人,像于谦这些正二品大员都没有说话。

看在场众人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对于镇国公还是充满忌惮的。

哪怕他已经离开了朝堂,但这份忌惮并不会消失。

就凭其手中的太宗佩剑,以及历代皇帝赐下的免死铁券,就已经注定,这个人死不了。

有如此底牌,镇国公无所顾忌,也在情理之中了。

换了在座的一些人,他们觉得若是自己也有镇国公这样的底牌,怕是也不会比镇国公好到哪里去。

所以,他们很害怕镇国公想要再次把手伸到朝堂上来。

命只有一条,没了可就真没了。

而且以镇国公的行事风格,就算他们死了,也会把他们写进《奸臣录》中,让他们遗臭万年。

他们这些人,差不多可以说是走到了臣子的顶点了,剩下能求的,无非就是史书留名了。

哪怕不是以大功绩流亡百世,但也不能遗臭万年啊!

那样子孙后代可都抬不起头。

哦不对,镇国公是不会让你留后的,他杀人就杀全家。

由此可见,百官对镇国公是多么的忌惮了。

见一时半会儿没人再开口了,朱祁钰端起旁边的茶杯,战术性喝了一口茶,也不着急发表自己的意见。

老祖的事要做,但怎么做,还得先看看众人的意见。

尤其是在座的几位二品大员。

他们的意见,不能忽视。

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他还需要下面的人办事呢!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