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徐有贞(1 / 2)

京师,皇宫,御书房。

“于先生,此事就按照方才商议的来吧!”朱祁钰揉了揉眉心,看着于谦说道。

“是,臣告退!”于谦起身行礼,退出御书房。

走到外面的时候,就见一红袍官员站在外面。

“见过于大人!”后者谄笑行礼。

于谦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接着,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徐有贞看着于谦离去的背影,撇了撇嘴,不知嘟囔了些什么,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他本名叫徐珵,之前通过于谦的门生向于谦谋求国子监祭酒之职,但由于他在京师保卫战前夕主张过南迁,朱祁钰担心他教坏学生,就拒绝了于谦的推举。

他不知真相,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便在心里怨恨起了于谦。

只是于谦现在乃是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他得罪不起。

为了以后还能在官场上进步,他听从了陈循的建议,改名徐有贞。

果然,在改名之后,他的仕途也迎来了好转。

御书房内,于谦告退之后,金英来到了御案前方站立:“陛下,徐有贞徐大人回来了,现在就在外面等候召见。”

“嗯,传!”朱祁钰头也不抬的说道。

“是。”金英道。

没一会儿,徐有贞便走了进来,还没走到御案前呢,就见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嘴里高呼:“臣徐有贞叩见吾皇万岁!”

闻言,朱祁钰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抬头看着徐有贞:“平身!”

“谢陛下!”徐有贞起身,但身子还是躬着的。

“此番山/东治理水患,你做的很好。”

“朕也不会埋没人才。”

朱祁钰看着徐有贞,微笑道。

“回陛下,臣也没有做什么,全仰仗陛下护佑……”徐有贞一口气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是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臣只是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力气。

“行了行了,拍马屁的话就别说了。”朱祁钰笑着摆摆手,但心情确实很好。

“臣没有拍马屁,臣只是实话实说。”徐有贞道。

“依臣看来,陛下的功绩,足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臣能有今日,全是在陛下的带领下才有的……”徐有贞真的是什么肉麻的话都敢说,脸皮之厚,让一旁的金英嘴角都直抽抽。

“好了好了,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朕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罢了!”朱祁钰赶紧打断徐有贞,他怕自己再听下去就要飘了。

怪不得古今往来那么多皇帝都喜欢奸臣,这说话就是好听。

徐有贞果然停了下来,拍马屁的机会以后还多的是,没必要现在就拍完。

再说了,过犹不及。

接着,徐有贞便将前往山/东治理水患的过程详细汇报了一遍。

他在景泰四年就前往山/东治理黄河,景泰六年被召回京师,佐理督察院事务。

景泰七年,山/东地区发生洪灾,境内河堤多有毁坏,唯有徐有贞负责修筑的河堤依然完好,于是朱祁钰便让他再次前往山/东治理水患。

功成才奉旨回京。

徐有贞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喜欢媚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其博学多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无不涉猎,擅书法,长于行、草,深得怀素、米芾(fu二声)、欧阳询之韵。

听完徐有贞的汇报,朱祁钰对其不吝赞赏,说的徐有贞激动不已,恨不能现在就为朱祁钰赴汤蹈火。

朱祁钰也承认,自己以前确实对徐有贞有些误解,但近些年来,他也看到了徐有贞的能力,这是个人才,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