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5 / 8)

么有哲理。他们交换着眼神,似乎在无声地交流着对这位女王的看法。

乾隆又笑了笑,那笑容中藏着几分无奈,几分释然,“女王说话真是犀利,想必是个明白人,应该知道和平的珍贵。以前战乱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我们身为国君,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不如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共同保护两国的安宁,女王觉得怎么样?”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诚意,但更多的是对局势的无奈。

李清歌听了这话,心里忍不住想笑,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淡淡的微笑。她知道,没有威胁的时候,又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就想求和,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今天要是不让他疼到心里去,她绝不罢休。然而,怎么行事还得好好谋划一下。于是,她淡淡地回应:“我也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但有人可不愿意。我不是喜欢斗争,但也不怕斗争。如果有人不自量力,我一定会让他知道厉害。”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她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乾隆眯起眼睛,那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女王觉得这事儿应该怎么处理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试探,似乎想要看看李清歌到底有何打算。

李清歌刚想开口,就看见李玉拿着拂尘急匆匆地走到乾隆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乾隆的脸色立刻变得铁青,如同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杀人。他盯着李清歌,厉声说道:“女王好计谋!但我们大清可不是能随便欺负的!”他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仿佛随时都会爆发。

李清歌笑了笑,那笑容中藏着几分得意,几分挑衅,“哦?那我们就等着看好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这出好戏了。”她的声音轻快而愉悦,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乾隆气得不行,把手里描着金龙纹路的杯子重重地放在桌上,酒水都溅了出来,溅在了那金黄的龙袍上,仿佛是对他愤怒的最好诠释。大臣们吓得纷纷离席跪倒,高呼:“皇上息怒!”他们的声音中带着颤抖和恐惧,仿佛生怕触怒了这位愤怒的君王。

金招娣也吓得要跪下来,她的脸色苍白如纸,眼中闪烁着惊恐的光芒。李清歌赶紧扶住她,笑着说:“我和皇上是平起平坐的,姑姑是我的长辈,怎么能随便跪呢?”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能抚平一切恐惧。

金招娣心里慌乱得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看着李清歌,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李清歌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用眼神安抚她:“安心坐着吧,有我在呢,以后没人敢欺负你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安慰和勇气。

金招娣的心情还是难以平复,她想起侄女以前受的苦,现在突然成了女王,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她看着李清歌,眼中闪烁着骄傲和欣慰的光芒。她知道,这个侄女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女子了,她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女王。

李清歌心里明白乾隆为什么生气,因为她已经让边关的火炮列阵待发,准备适时发炮示威了。她知道,这一举动已经彻底触怒了乾隆,但她并不害怕。她相信,只有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让对方知道疼,才能让对方真正地屈服。

大殿内的气氛紧张而凝重,仿佛一根弦随时都会断裂。李清歌和乾隆对视着,两人的眼神中都藏着各自的算计和决心。他们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大殿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这些光斑仿佛是大殿内的每一个人心中的希望和梦想,虽然微小,但却坚定不移。他们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迎来真正的胜利和和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清歌和乾隆都是各自国家的代表和象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