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七九年的机遇(2 / 3)

乾隆通宝论斤卖,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随着一九八零年开始落实侨房政策,大批华侨回来之后,琉璃厂里物件的价格迎来的一日三涨。

到了一九八三年,当第一批做生意吃螃蟹的人富起来之后,也开始光顾古玩市场,市场里的假货便越来越多,最后到了整个摊位上就没一个真的。

张宏城吃力的背着一个口袋,口袋里是十斤刚刚从人家院子后头挖出来的各种铜钱。

卖铜钱的贩子在报价的时候似乎心疼的都要晕过去。

“八块一斤,不二价!”

懂这东西真正价值的人才不会以为这个价格真的很高。

张宏城背着这些铜钱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这批铜钱里清代的只有一半左右。

棉纱口罩还是太小了,嘴笑歪了实在是遮不住。

“什么破瓶子?你卖二十块一个!”

前头一个摊位前的大妈骂骂咧咧的走了。

守摊的汉子苦笑的摇摇头。

百货商店里长相比这个瓶子好看的最多不过五块钱,自己这一对瓶子卖二十一个,确实很难找到买家。

干他们这一行的在过去的岁月里大部分穷的厉害,而且几乎每个人手里都藏着一些好东西。

所以大部分懂行的虽然眼馋自己的东西,但也没钱买。

当然也有少部分手里还藏着些钱的同行,这时候也不敢露富,资金来源说不清楚。

继续阅读

而来逛旧货市场的老百姓,管你是什么朝代的瓶子,在他们看来唯一的用途就是装水或者腌菜。

忽然一个戴着大口罩的年轻人蹲在了他的摊位前。

听到年轻人口袋里那沉闷的铜钱撞击声,摊主的精神当即振奋了起来。

戴着口罩过来!

一看就是懂行又有钱的买家!

四十块,张宏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对看着类似青花的瓶子。

对古玩屁都不懂的张宏城为什么胆子这么大?

因为在一九七九年没人敢卖假货。

在这几年里,买定离手这一说法还不适应国内的旧货市场。

哪怕最后张宏城找人鉴定这东西是假的,他也可以告发这个摊主哄抬民用物品物价。

这可是能吃花生米的罪过。

一路扫货!

他还弄了七八个说是成化窑出的杯盏。

很快他单车后座和把手都挂满了东西,跟京城里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差不多。

最后,他又停在了一个味道不那么让人愉快的摊位前。

摊位上全是发霉的、或者有些发霉、发黄的旧版书。

不少还是残缺不全的。

逛旧货市场的人,闻到这个味道,看到这些埋汰的东西根本不愿意靠近。

但张宏城却被摊主写的那张纸给吸引了。

宋版书!

看着眼前慢慢浮现的老信封,胖子胡宇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双手合十对着空中四方拜了拜。

“保佑我义父没有眼瞎,也没非酋!”

他这才小心翼翼的把鼓鼓囊囊的老信封往桌面上一倒。

第一张飘出来的是张小型张。

一九六二年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最近火爆的市面上报价已经超过了十三万!!!

第二张也是梅兰芳,还是仅仅发行一万枚的无齿小型张。

这两张梅兰芳盖住的是一张淡红色如同蜡笔画一样的邮票。

“一九五六年的天an门放光芒!!!”

胖子抖着手将这一枚邮票轻轻的捏起来。

“当时有人说这邮票上的光芒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