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轻视了三年,按说他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为何沦落到了柴进庄上?
其实,董澄的祖上也不简单,他祖宗当年是随杨六郎征战的“活宝二将”董铁锤,宋铁棒里面的董铁锤。
自大破天门阵之时董铁锤和宋铁棒双双阵亡于阵中之后不久,杨六郎也与世长辞,杨宗保继任三关大帅之后,留董铁锤之子在军中。
后来西夏进犯西北,董铁锤的后人被击败,获罪流放代州,就有了董澄这一支。
传到他这一代,董澄原本是一个镖师,一身本事都是和别人学的,当年他祖宗董铁锤就只有一身蛮力气,不像是人家杨家将,呼家将还有家传武功。
结果有一次保镖的时候,贪杯误事,丢了重要的镖,被镖局总镖头追杀,迫不得已,逃到了柴进庄上。
而他所在的那镖局,也正是周侗的师兄大刀余寰老人的振威镖局,老余寰的武艺可不比周侗差,董澄打不过也得罪不起,毕竟是自己先丢了镖,人家失主找上门来,镖局差点没赔的倾家荡产,余寰找他报复也是合情合理,他董澄自知理亏,就是一个字——“逃”。
不逃,他也打不过!
而他来到柴进庄上的时候,正赶上柴进的老师,那个在《水浒传》原着里面被林冲用棍棒打翻的洪教头作威作福之时。
当时,那洪教头见了董澄有些本事,似乎还要高过自己,就怕他获得柴进喜爱,便把他安排在柴进庄上谷场上帮闲,与那农夫无异。
虽说是他在柴进庄上没受重视,但余寰寻仇也寻不到柴进庄上,他在柴进这地方待着,能保住性命。
所以,他也就一待三年。
“大官人,我看那狗官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卷土重来,还需早做打算!”
董澄提醒柴进道。
“董澄兄弟说的是,只是我该如何是好啊!”
柴进现在也没办法,原想着他拿出来“丹书铁券”,那就是制胜法宝,保命金牌,没想到县官不如现管,这杜充见到了“丹书铁券”,就说是假的,就不认,他也没有办法了。
“大官人,如今官兵大队人马来了,必然不能抵挡,大官人可带着丹书铁券前往东京,面见圣上找皇帝评理啊!”
董澄说道。
“兄弟,皇上岂会见我?除非是……”
柴进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兄长在云南南宁州做云南王啊!
虽说当年赵匡胤把柴家有人封到了云南这种夷汉杂居的边陲之地,但也天高皇帝远,柴家在云南也能自成一片势力。
而朝廷也自然不能忽视柴家的意愿,要不然云南那边给你来上两下子,不行直接造反,大宋朝如今已经是内忧外患了,能经得起折腾吗?
继续阅读
如果,柴进也只能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云南找自己族兄去求助。
但是,此去云南,路途遥远,沧州在河北,到云南去,那可是多长的一段路程?没个两个月别想要到那里去!
这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躲避官军追捕,还得有一个近一点的办法才好。
“莫不如大官人先遣散庄上的庄客,闭了家门,叫家人先去亲属处避些时日,大官人自己也带着丹书铁券先夺他几日,等那边书信到了云南,得了云南王在朝中相助,再露面如何?”
董澄听了柴进说法,便建议起柴进来,叫他外出避祸去。
“可若我走脱了,家人如何是好?”
柴进还有个叔叔柴皇城也在河北,自己也是一大家子人呢,不能说走就走啊。
“那就将丹书铁券留给家人,我自护佑大官人躲避,不知道大官人哪里有相熟的朋友可以投奔的,你我且先去躲上他个十天半月再说!”
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