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麦丰收,打到了野猪(2 / 3)

,一个兴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宋老七,你个缺心眼儿的。这年头谁家能敞开了吃?你要觉得咱们吃了五六分饱委屈了你,那你就看着咱们大家伙儿吃。”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在路上说小麦比宋老七还俊的老头。

听到老头的话,宋老七也不恼,嬉笑着道:“五叔,我这不就是问问,您老咋逮着我就怼啊?”

“嘿,老头子我乐意,咋滴?宋老三想我怼他几句我都不带搭理的,你小子咋不知足呢。”

“哈哈哈……”

“三哥,你看看咱五叔…”

宋老三看着宋老七那装的委屈巴巴的模样,一本正经的道:“五叔,您老继续。这小子有事三哥,无事宋老三,没大没小的。您老费费神,好好收拾他一顿。”

“五叔,我给您老找家伙什去…”

“找啥家伙什,鞋底板子抽呗…”

“噗~哈哈哈~~~”

宋雅站在一侧看着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眉眼弯弯,心情很是愉悦。

这一天,整个村子陷入了一片忙碌中。

只不过,这忙碌是欢天喜地的。

男人们在家拾掇家伙什,检查箩筐,磨镰刀,忙的那是一个不亦乐乎。

妇女们则把自家菜园子里的菜归置归置送到了大食堂。

负责做饭的几个婶子也在大食堂忙着刷锅打扫卫生。

整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

继续阅读

第二天。

铛铛~~~铛~~

第三遍铜锣声响起后。

所有人都来到了晒坝上。

分任务。

婶子小媳妇儿和大姑娘都被安排割麦子。

老爷们儿负责运和脱粒。

老人负责晾晒,小娃娃们负责捡麦穗。

主打就是一粒粮食也不能浪费。

在大队长手臂一杨后,手持镰刀的妇女同志们兴高采烈地率先奔向麦田。她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白面馒头。

为了估量,宋青山亲自带领着几个人冲向一块麦田,他们动作娴熟地挥舞着镰刀,将小麦割倒。

麦浪在他们的身后倒下,像是被驯服的巨兽。

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滑落,但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疲惫,只有对劳动的热爱和对收获的期待。

另一边的妇女同志们也不甘示弱。

那割麦子的镰刀都快挥出残影了。

看得宋雅那是直感叹:这个时候的人们可真是太实诚了。

割麦子其实并不只是割倒,而是要将割下的小麦捆绑成束放在地里,然后由负责运麦子的人运到打谷场那里脱粒。

捡麦穗,是七八岁以下三岁以上的孩子们最喜欢的。

他们也的确是来帮忙的,可他们拎着小篮子在麦田里奔跑嬉戏的场景,为这个忙碌的场景增添了一份欢乐。

也让挥汗如雨的村民们收到了感染,以至于动力十足。

在宋青山那支特殊收割小队的麦穗脱粒之后,会计宋杨连忙拿着秤杆嚷着:“快称称,赶紧的,今年这麦粒饱满粒大,一亩地怎么也有两百多公斤。”

称重完毕后,宋杨看着手里记下的数字,高兴的大喊:“湿小麦272公斤,晒干后估摸着怎么也有240公斤。哈哈哈,丰收,大丰收啊…”

“240公斤,太好了,咱们去年才213公斤,今年可是足足多了27公斤啊。”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听到数字,宋青山这个大队长自然是很高兴,可看着一个个快乐傻的汉子,赶紧将笑容收了收,大声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脱粒啊,没看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