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玄武门之变,万界都知道了!(1 / 2)

李渊(闻言,嘴角微微抽搐,心中五味杂陈,但面上仍保持着帝王的威严):“胡亥陛下,你此言差矣。大明之开国之君,朱元璋,乃是一代雄主,其文治武功,非但在我等之中堪称翘楚,即便放眼历史长河,亦是少有人能及。”

胡亥(故作惊讶):“哦?是吗?那为何我未曾听闻其大名?莫非是历史太过久远,被时光掩埋了?”

李渊(轻轻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朱元璋的敬意):“非是如此。朱元璋陛下起于微末,历经千辛万苦,终成大业。他废除丞相,加强皇权,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王朝初建之时便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略,更是被后世奉为经典。只是,或许因你我身处不同时代,信息流通不及今日,故有此误解。”

此时,天幕另一侧,朱元璋的身影仿佛被李渊的话语所触动,缓缓浮现,他目光深邃,望向胡亥,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与威严:

“胡亥陛下,历史自有其评判,非一人一言所能尽述。我朱元璋虽非完人,但自问对得起天下苍生,对得起这片江山。你若有兴趣,不妨翻阅史书,自能领略其中风采。”

胡亥(讪讪一笑):“哈哈,朱元璋陛下言重了。我不过是随口一问,并无他意。既然陛下如此说,我自然是要好好拜读一番的。”

随着胡亥的退让,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再次回归平和。众帝王们继续着他们的讨论,但话题已悄然转向了对各自朝代兴衰的反思与总结。

李世民(感慨万分):“今日之聚,实乃难得。我们虽身处不同时代,但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却往往相似。通过交流,我们不仅能汲取前人的智慧,更能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经验。愿我们都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创造者。”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朱元璋……一位位帝王,他们的身影在天幕上交织成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后世子孙心中永恒的传奇,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在历史的洪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天幕上也是继续盘点道: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天幕炸锅了,全是声讨李世民的弹幕。

--秦始皇:“李老二!你真把你兄弟给杀了啊”

--赵高:“阿西八!这李玄武比我还坏啊!”

【天幕之下,议论纷纷,各种声音交织成一片复杂的情感网。李世民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孤独,但他依旧保持着帝王的沉稳,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壁垒,直视那些指责与质疑。】

--汉武帝刘彻(威严中带着几分怒意):“李世民,你虽文治武功皆有建树,但手足相残,实乃大不义!朕虽也曾有过不少争议之举,但从未对兄弟行此灭绝之事!”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回应自己,声音中透着无奈与坚定):“陛下所言极是,此事确是世民一生之憾。然当时局势复杂,非一己之力所能扭转。我虽痛心疾首,但亦知责任重大,不得不为社稷计,为万民谋。愿后世子孙能以此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唐玄宗李隆基(沉痛叹息):“朕亦曾有过辉煌与落寞,深知权力之下无亲情。老祖,你之抉择,虽令人扼腕,却也是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之举。但愿你能以贞观之治,弥补这一遗憾。”

--武则天(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一丝锐利):“世民,你既有帝王之才,亦应有帝王之心。玄武门之变,虽为权谋所迫,但你若能更加宽容,或许能成就一番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