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朱棣:朕造反这事就不用上天幕了吧!丢脸啊!(2 / 3)

,定要严惩不贷!”

众人闻言,皆点头应是,各自领命而去。

夜幕下,天幕上的光影继续流转,讲述着朱棣如何智取北平,收服人心,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与建文帝朱允炆展开了长达数年的靖难之役。

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大明王朝的命运,也在无数人的手中悄然改变,向着未知的未来前行。

朱元璋望着天幕,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朱棣的胆识与谋略所折服,又为朱允炆的失策与固执感到痛心。

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内战都将给大明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但他更相信,只要大明子民团结一心,定能度过难关,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与此同时!

大明。

洪武年!

朱棣看着天幕上自己起兵的事迹,也是老脸一红。

“哎哟卧槽!这天幕什么情况!朕这些腌臜事怎么这样公之于众了!丢脸啊!”

朱棣心中虽感尴尬,但面上却故作镇定,他环视四周,

只见殿内群臣或低头沉思,或面露异色,却无人敢出声打扰这份突如其来的“历史回放”。

他轻咳一声,试图缓解气氛,同时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曝光”。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哼,天幕所现,皆是过往云烟。朕今日所站之地,乃是大明之基业,非区区过往所能动摇。”朱棣沉声言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起兵靖难,非为个人私欲,实乃为清除朝中奸佞,还大明一片清明。昔日种种,皆已成过往,今日吾等当着眼未来,共谋国事。”

群臣闻言,纷纷抬头,望向这位曾经的燕王,如今的永乐大帝。

他们从朱棣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与决心,也感受到了那份超越时代的胸襟与气度。一时间,殿内气氛为之一振,仿佛连时间都为之静止。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缓缓走出队列,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所言极是。天幕虽现过往,但陛下之功绩,足以光耀千古。臣等当铭记陛下教诲,齐心协力,共筑大明盛世。”

朱棣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深知,要治理好这庞大的帝国,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的是一个团结、忠诚且富有智慧的团队。而眼前的这些臣子,正是他实现这一目标的宝贵财富。

“好!诸位爱卿,既如此,便随朕一同,以史为鉴,开创大明新篇章!”朱棣豪情万丈地宣布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人的心。

朱棣身边的将领们见他面露尴尬,纷纷上前劝慰。

张玉轻声道:“王爷,天幕所现,不过是过往之事。如今王爷已登基为帝,开创永乐盛世,功绩卓着,这些往事又何足挂齿?”

朱能则笑道:“王爷当年英姿飒爽,智勇双全,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些事迹传扬出去,只会让世人更加敬仰王爷。”

僧道衍则合掌念道:“阿弥陀佛,王爷当年之举,虽有争议,但最终却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天幕所现,或许正是天意,让世人明白王爷的苦心。”

朱棣闻言,心中稍感安慰,但仍有些不安:“话虽如此,但朕当年毕竟与建文帝争斗,难免给人留下兄弟阋墙的印象。”

此时,一位年轻的文臣站了出来,他名叫杨荣,是永乐年间的名臣,他恭敬地说道:

“陛下,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如今陛下开创的永乐盛世,正是对大明最大的贡献。至于过往的纷争,时间会证明一切。”

朱棣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他哈哈大笑:“杨爱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