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徐主任转述马主任的几句话,
有那当班主任的,开始琢磨起自己班里,过往评议时的那点事儿。有没有那凭借着高水平的申请材料,和“不信你就去查查看我们家是不是很穷”的姿态的,有没有潸然泪下,讲述家里欠了几十万外债,依旧能好吃好喝,有没有一到申请时,家里就死人的,有没有把助学金当做奖学金想着法来争取的,一桩桩,一件件,会议室里更沉寂了些。
“其实,还有这么个现象。”
众人抬头,看向徐主任身旁,学校学生资助中心的一个处长。
“有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国家对拿出了‘宁错给100,不放过1个’的资助力度。越好的学校经费越多,但也有一点,越好的学校贫困生越少。”
“我们不能否认,现实就是一方面因为教育不均衡,让贫困学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降低,另一方面,好大学的贫困生在当地就备受瞩目。尤其咱们学校,家里真有点困难的没有被学校、村里、县里、市里的层层资助?没有媒体聚焦企业参与,那就算是低调了。”
“四十个人的班级,有几个真的贫困的,几个还过得下去但不富裕的,十几个一般家庭的,十几个中等以上的,个别几家庭条件特别好的。那几个贫困的基本不用吱声,只要认定,就会有资助、助学项目、勤工、贷款政策,能往他们身上加就使劲加,不然也没别人可给。但一年十几个名额,贫困的,不富裕的给了,剩下的给谁?所以最激烈的争执,最心理不平衡的,是‘一般家庭’里申请得上和没申请上的。”
“食堂吃一个菜,吃两个素菜,还经常去各种兼职的人一般是拿不到的,因为很多时候还得靠交际,很难让这些同学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去请人交际。”
“学校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把资助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家认组是审核的重要一关,希望大家秉持公心,评审的时候,依据走访出来的情况汇报,落实好。”
系里和学校里定了调子,家认组的工作有了依据,等到会议结束,李乐把新的名单和上一批的名单做了对比,像黄立这种贫困生没变,变得范围比较大的,是刚才那个处长说的,所谓“一般家庭”里的。去掉了几个,新增了几个。眼见为实,或许家认组实地探访的意义也就在此。
至于去掉的那些学生,李乐不知道别的老师怎么看,至少,在马主任心里,已经挂上了号。毕竟重新认定,相当于在马主任脸上扇了一巴掌。
会议结束,一群人交头接耳出了屋。
“咱们班里,还好吧。”李乐问张涛。
“两个人重新核下来了。”张涛无奈的笑了笑。
“我记得当年我们那一届都是互相让的,后来还是班长做主,指定几个人,除掉特别贫困的,其他大家平均分。”
“所以喽,你们那个班,我是真省心,啥都不需要管着。现在这个班,嗨.....”
“这不挺好,也算补救回来了。”
“面子没了啊。”
“马主任又不在乎。”
“当面说去?”
“我又不傻。”李乐白了张涛一眼。
“诶,马上....”
“李乐!”
两人齐扭头,看到徐主任,那个严肃的小老太太在喊。
张涛拍拍李乐,“你最近没犯事儿吧。”
“这话说滴,去去去。”
“嘿嘿,喊你呢,赶紧去。我先走了。”
张涛转身走人,留下李乐。
“徐主任,有事儿?”
“急着走?”
“啊,没,就是刚回来,得有些资料赶紧整理,惠老师的意思是年底前,把课题开题报告会给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