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在之前的世界里,虽然并不认同君子远庖厨这句话,但刘一事实上就是这么做的。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哪怕煮过一次饭菜,还喜欢对别人的劳动成果指手画脚、挑三拣四,还恬不知耻地逢人便说“虽然我不会做饭, 但我擅长挑刺啊”,甚至洋洋自得地以“人民的试菜员”自诩。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回家,刘一葛优瘫地躺着看电视,妈妈要朋友家打牌,让刘一中午自己做饭吃。刘一当然是当场断然拒绝,妈妈只好妥协说让刘一去她朋友家吃午饭,刘一沉迷于看电视,也当场拒绝这个提议。妈妈最后也恼了,让刘一要么自己做饭要么去她朋友家吃饭二选一,否则只能饿肚子。妈妈原以为刘一无论如何也会妥协一下,哪知道刘一却选择了第三个选项:不吃。据后来回忆,自从妈妈出门后,为了节省体力,刘一硬是一直没有动一下,妈妈出门的时候是什么pose回来的时候还是什么pose。从此以后,只要刘一在家,妈妈总是不会要他做饭,即使妈妈出门打牌,也会中午回来给刘一做好饭再出去继续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填饱肚子要紧,刘一开始做饭。之前在市场上买了不少大米,盛一些放进之前买来煮饭的铁锅里,又想起黄猛也在这里,少不得要留他吃午饭,所以要加了不少大米进去。淘完米,再放水到锅里,最后端到炉子上煮,刘一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妈妈说煮饭放一指深的水就行了,但他不明白的是,为啥小时候放水是放一指深,长大后放水还是放一指深呢?简直不科学嘛。
煮好饭,刘一便开始杀鱼,从乾坤袋里拿出一条三斤重的鱼来,这条鱼一看就觉得它特别碍眼,那中午就吃这条鱼了。拿出之前买的铁质菜刀,刘一随便找了一块木板放在地上再把鱼放上去便准备开始杀鱼,老实说这把菜刀杀鱼并不是很趁手,但只有这个条件,也只好将就一点了。
刘一的爸妈一直都是渔民,打了二十几年鱼,缴了二十几年的各种捕鱼的税费,虽然最后去评定渔民证的时候,被有关部门告知并不算数,但事实证明他们这么多年的鱼没有白打,各种税费也没有白交,至少让刘一明白了怎么杀鱼。大家都知道庖丁解牛牛逼如斯,但事实上杀鱼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技术高超选手和那种重在参与硬杀的选手之间的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就刘一所见过的技术最高超的杀鱼表演,杀完鱼后那条鱼和活鱼差不多的样子,那叫一个赏心悦目,每到这个时候,刘一便会悔恨自己读书远远不够努力,所以没有什么词汇精准地描述出那种盛况,只能几个诸如“卧槽,牛逼”之类的俗之又俗俗不可耐的词语敷衍过去。
当然,刘一的杀鱼技术只能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那点少得可怜的技术完全来自“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这条流传千古的名言。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爸妈杀鱼,虽然刘一根本就没有实际操作过,但耳濡目染之下竟然也知道杀鱼的几种方式,由此可见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爸妈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让刘一去处理一桶小鱼仔,只需要在鱼肚子上掐个口子再把里面的内脏挤出来就行,但刘一偏偏这个时候想早点去看动画片,又以为这些小鱼仔将来是要卖出去的,然后就想出一个绝妙主意,就是只在小鱼仔肚子上掐个口子而不挤出里面的内脏(这样做出来的小鱼仔干吃起来非常苦),如此只做一半的事情取得全部的效果,卖的时候还可以增加重量,简直是“双赢”,由此也分分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幸的是,后来才知道这些小鱼仔是留给自己家里人吃的,每当家里人吃这些小鱼仔干吐槽怎么这么苦的时候,刘一都只敢默默干饭,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一边杀鱼一边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但丝毫没有耽误刘一杀鱼,很快就把鱼处理好了,而且幸运的没有把鱼的苦胆弄破,这就相当了不起了。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