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楠代步。
夜渐渐深了。
考虑到陈华是个小姑娘,李东来在丁秋楠的督促下,亲自将陈华送回了汽车厂。
在道路上,陈华提出了一个问题:“姐夫,既然自行车能用电池驱动,那我们多搞几块电池,是不是也能搞一辆电动汽车?”
李东来扶着冰冷的车子把,摇头道:“陈华,你提的这个建议我们也曾考虑过,只是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我们尚且没有办法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电池。”
“电动自行车上的电池不行吗?”
“能源密度太低了,即使是用几十块电池串联在一块,也没有办法驱动汽车,况且,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汽车的负载也必然会增大。”
陈华是正规大学生,学习过相关的知识,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看样子,咱们还需要多等几年了。”
“那一天迟早会来的。”
事实上,李东来在电动自行车项目研究完成后,已经展开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动车电池研究小组。
只是因为技术条件和设备落后,电动车电池的研究,迟迟没能取得理想结果。
....
翌日一大早。
京城百货公司就被顾客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京城的居民们早在前两天的报纸上得知了电动自行车即将发布,他们虽然买不起,但是并不影响凑热闹的积极性。
煤炭厂的张兴明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为了能一睹电动自行车的真容,他甚至请了一天假,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在煤炭厂这个国营工厂请假,并不会被扣工资。
只是他没有想到百货商店的人有那么多。
还只是早晨六点钟,百货商店门口的大广场上就挤满了群众,有些年轻的小伙子,甚至把这里当成了拍婆子的地点,遇到年轻的姑娘,总会冲过去吹几声口哨。
这引得年轻姑娘身旁的男同志不满,这时候,往往一句你瞅啥,就成了双方争斗的起始点。
很快,不大的广场上就发生数起争斗,鞋底子,半截砖,钢丝车锁都成了有力的武器。
以至于附近的街道派出所不得不全体出动,来维持场面,要是真出了事儿,那就麻烦了。
张兴明看到两个年轻人被派出所同志带走,意兴阑珊的摇摇头:“真是没意思,本来还想看会热闹的。”
这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兴明,你也来看电动自行车啊。”
张兴明扭过头去,看到是自己的工友李明浩:“老李,你也请假了?”
“那是当然,我听说今天咱们车间一大半工人都请假了,幸亏咱们请假得比较早,那些后来去请假的,被车间主任熊了一顿。”李明浩幸灾乐祸的说道。
“是啊,今儿百货商店卖的可是电动自行车,只要拧动电门,就会自己跑,最适合咱们这些在煤炭厂工作的同志了。”张兴明点点头。
煤炭厂因为需要将木材烧制成木炭,生产的时候,需要排放出滚滚黑烟,所以解放后被迁到距离京城二十多里地的荒野地带。
这下子就给那些家在京城的工人出了个大难题。
虽然煤炭厂也提供宿舍,但是在十几个人一间的宿舍,充满了打屁味,腐朽潮湿味,臭脚丫子味,哪里有回家抱着媳妇儿睡觉来的舒服。
于是很多工人都选择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二十多里地骑自行车也就是半个小时,看似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从京城到煤炭厂,是一路上坡,等工人骑到厂里面,已经累得半死了,哪里还有力气干活。
特别是每天都需要往返一次。
所以煤炭厂的工人听说了今天京城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