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欲得兵书(1 / 2)

孙膑屯兵河东,望着滔滔河水发愁!

对面的西河之地,驻扎着对自己有“知遇+救命”双重恩情的汉王俱酒,还有军神一般的吴起。

魏侯命他收复西河之地,这仗怎么打才能打得巧、打得妙,既不使汉军有失,又不使魏侯生疑?

正在此时,大梁传来紧急军报,命其速速回转,在宋国的分崩离析中,为魏国分一杯羹。

孙膑接过君令,不由面露喜色,正好摆脱了眼前这个尴尬的局面!

孙膑的兴奋,落入了旁边魏错的眼内,魏错心中升起一丝不易觉察的神色。

孙膑命令孙何驻守安邑,自己率领魏错返回大梁。至此,孙膑麾下的三驾马车,已经不知不觉地全部分开。

龙贾驻守邯郸,孙何驻守安邑,魏错则跟随孙膑奔往宋国战场。

孙膑回到大梁,拜见魏侯?:“臣在西河备战不力,加之敌军势大,一直无所进益,有损国威,请君上责罚!”

魏侯当然知道这是孙膑的谦逊之辞。要说有损国威,那是自己的活宝弟弟公子昂,以及天真到傻的太子申,人家孙膑只不过是去收拾残局的。

魏侯堆起满脸笑容:“上将军为国操劳,寡人不及封赏,方是有过,上将军何过之有?”

君臣二人套完虚辞,魏侯转入正题:“今齐国大逞兵威,将灭宋国。魏乃大国,固不可袖手,然如何处之,上将军教我!”

孙膑问道:“若救宋,宋许我利几何?”

魏侯道:“十五城之地。”

孙膑再问:“可有陶邑?”

魏侯道:“未有。”

孙膑道:“宋富庶之地,唯陶而已。今宋穷迫来求,不与我陶,留之何用?宋若能守陶,何必求诸于我?”

孙膑口中的陶邑(今定陶),不仅是宋国重要城市,更是天下的财富集中地。

陶邑位于菏、济水系交通要道,自陶邑西溯济、河而上可达秦、晋;顺济水而下,能抵齐国都城临淄;东经菏、泗、淮可到南方的吴、楚地区。

这种极其便利的交通优势,使陶邑成为诸侯国间商品交易的中心城市。史载“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司马迁誉之“天下之中”。

早在春秋时期,范蠡在吴越战争结束之后,急流勇退,弃官离越,携带美女西施定居于陶,以经商起家,积资千万,声名远扬,世称“商圣”。

今宋国将不国,裂土求援,但仍不想放弃陶邑,这就是孙膑不满之处。

魏侯又问道:“齐使如魏,邀我与楚共同出兵,灭宋之后,三分其地,上将军以为如何?”

孙膑对曰:“魏伐宋,大伐小、强伐弱,人必曰暴;与齐、楚三分其地而还,人必曰贪。臣以为,若宋再割陶邑献魏,则魏可出兵相救,既得‘义师’之高名,又得陶邑之富庶,此两全之法也。”

孙膑的意思是:和齐、楚这两个国家搅和到一起,三国欺负宋国,必然落一个不好的名声。只要宋国在原有条件上加上陶邑,魏国就可以出兵相救,既得到了“义师”的好名声,又得到陶邑的高赋税,两全其美。

魏侯还是心中忧虑:“救宋,必与齐战。我军伐赵不久,又有关中之失,尚能与齐一战否?”

打仗就是拼的财力、人力、物力,魏国在东线战场获胜,打下了邯郸,三分了赵国;在西线战场却损兵折将,综合国力也受到不小的损伤。

但齐国这些年来却没有大动刀兵,一直在积蓄实力,这个时候和齐国去硬碰硬打一仗,说实话,魏侯心里也没底。

孙膑道:“齐公然灭宋,诸侯皆侧目。楚景舍拥兵彭城,越卫鞅聚军琅玡,燕国扰其北,中山乱其西,齐今已四面为敌矣。臣不才,当有胜齐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