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权出于战(1 / 2)

“谈天衍”邹衍,“雕龙奭”邹奭(shì)这“齐国双邹”,都是阴阳家的代表。

这两位一开场就占据了先发优势,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了世间大乱的原因,给出了天下大治的方法。

在科学并不发达的战国,阴阳家的学说非常盛行。

邹衍不仅在齐国受到尊重,其后一度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列国诸侯对邹衍也是尊崇备至。

在魏国,魏惠王远接高迎,同他行宾主的礼节;

往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拭席位;

到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清除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还曾为他修建碣石宫,亲自去拜他为老师;

更不用说秦始皇最终采用了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作为自己一统天下,代周而立的政治理论。

邹衍周游各国受到如此礼遇,与孔子陈蔡断粮、面有饥色,孟轲在齐、梁遭遇困厄,可谓是天壤之别。

阴阳五行学说自此始,流传中国数千年。

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阴阳五行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神秘的力量,时不时有人会在为孩子取名时,按照五行说的理念,缺水补水,缺土补土,拼凑出一个个五行圆满的好名字。

阴阳五行学说生命力之强大,影响力之持久,由此可见一斑。

场中诸子四下张望,似乎在盼望着什么人出现。

不错,齐国三邹子,分别为邹忌、邹衍、邹奭,既然邹衍与邹奭出现了,邹忌会缺席吗?

不错,邹忌确实在场,众人将目光齐齐投向他。但邹忌却是镇定自若地坐在台前,并没有要上场的意思。

弦唐子久在齐国,显然认得邹忌。他侧身过来,轻轻地对俱酒说了两个字:“邹忌。”

俱酒第一次见到邹忌本尊,想想上次此人穿梭越、楚之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挑起一场三国诸侯大乱斗,不由感慨:战国之时,口舌之利,利于甲兵啊。

俱酒看到邹忌并不是坐在主位,而是坐在侧位,不由对坐在主位一位华服翩翩少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俱酒示意弦唐子看看此人,弦唐子看了,也不认识。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诸子何故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小可不才,愿上台一辩。”

言语未落,一个体型健硕的青年士子大步上前。

只见他头戴高冠,曳地深衣,步履铿锵,举步若飞,与其他诸子稳重的举止迥异。

最特别的是,他还在腰间挂着一柄华丽的宝剑,行走之间,铮铮有声。

来人一个箭步跳上台去,向四下齐齐一礼:“不才子晚,学于兵家,愿请教于诸子。”

他回首再向祭酒淳于髡深深一揖:“今日之辩题,救世!两位邹子以阴阳救世,泛论空谈,虚比浮词。煌煌千言,无一策可用;滔滔万句,无一计可行,岂不怪哉?“

子晚上来就狠狠地打了阴阳家一记耳光,一点情面也不留,这就是当时百家争鸣的常态。

生活中可以彬彬有礼,观点上绝对寸步不让。

子晚话音未落,场中就有士子高声鼓噪:“彩!”

显然,谈天衍与雕龙奭二人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发言,并不能服众,子晚的打脸举动,显然正中场中某些士子的下怀。

子晚双手虚虚一按,示意场中安静。然后开始了自己的进一步阐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既言救世,岂可不言兵事?“

“夫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

“方今天下大乱,圣人当出。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凡兵之道,莫过乎一。天下归一,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