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邑,一片忙碌景象,上至六十岁,下至十五岁的莒邑男子都被动员了起来,自备武器,披甲带粮,准备出征。
齐国执行严格的“兵农合一”机制,所有成年男性,居则以田,警则以战;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在这一套机制的运作下,迸发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首先讲村社居民组织,“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
其次讲军队组织,它是建立在居民组织之上的,“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
管仲称这种制度是“作内政而寄军令”,重点就是突出军政合一,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寓将于卿。
莒邑留守官员连续接到莒邑大夫田节三封军札,于是迅速启动这一整套“兵农合一”的动员机制,决心重新组织起一万余人,达到了一军的规制,迅速开赴琅玡前线。
莒邑之所以敢于如此孤注一掷,一方面是莒邑大夫田节的个人私愤,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伐越之战之前,邹忌的成功出使,达成了齐、楚、鲁、宋的军事同盟关系,从而使莒邑不再担心来自南面的楚国的军事压力。
就在莒邑援兵源源不断东进的同时,汉侯俱酒率领的汉越联军也悄悄地穿插到莒邑附近,正手持望远镜遥望这一座雄城。
莒邑,原是莒国的国都。
莒国,则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出土甲骨文记载,商代已有莒国,是古老的东夷人建立的国家,有传说是少昊之后。
武王伐纣时期,莒人助周灭商,并臣服于周。周朝建立后,莒国被封为子爵诸侯。
莒国在春秋末期被北上的楚国灭国,但莒国的地理位置对于齐国而言太重要了,于是在齐国的秘密支持下,趁楚国鞭长莫及之时,莒国又复国成功。
但齐国支持莒国复国,不是为了什么正义,而是为了自己将来能够吞下这块宝地。
果然,若干年后,齐国张开狮子大口,将莒国吞了下去,并且将其设为齐国的“五都”之一。
齐国对莒邑如此执着,除了地缘政治的考量以外,还在于莒邑是齐国人眼中的“中兴宝地”。
齐桓公姜小白,当初就是在莒国避难,后来成功归国继位之后成为春秋首霸。
后来一次饮酒时,鲍叔牙劝齐桓公:“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于是留下了“毋忘在莒”这个着名的成语。比喻身处逆境,不要忘本。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六国联军伐齐,将齐国打到几乎灭国,只剩下了莒与即墨两座孤城,莒邑成为坚强的抗燕堡垒之一,最后依靠田单的神奇操作,复国成功。
于是“毋忘在莒”又有了复国的意味。常凯申校长被撵到宝岛之后,念念不忘反攻大陆,在金门岛上题字曰:“毋忘在莒”,并出台了《“毋忘在莒”运动实施纲要》,在统治范围内大搞运动。
然而,金门不是莒邑,没有莒邑这么人杰地灵,“毋忘在莒”运动最终成为一场笑谈。
从望远镜中,俱酒看到莒邑四门大开,浑不设防。因为从莒邑管辖各地征集的战士,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出莒邑,报到、登记、编伍、装备、从军、出征。
莒邑留守官员为了快速向前线运兵,每当募兵达到一旅规制,立即由良人率领,马上开拨。
如此一来,莒邑城中始终保持一种人流穿梭的状态,三门进、一门出;零星进,集体出。莒邑城中,始终没有超过两千人的兵力存在。
俱酒见状心中暗喜,待天色渐晚,东进之兵走得差不多了,而从四里八乡汇入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