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疑接到了叶公沈战野的加急奏报,将自己的游说之功添油加醋地自我表扬了一通,汇报了俱酒愿意归献三邑、释放楚俘,但要求居于郇阳、三年治疾的条件,并着重说明了俱酒归楚的好处:
其一,昔日楚材晋用,楚为天下笑柄。今日晋材楚用,且是晋国公子,充分说明王贤而才至。
其二,襄城君年方十三四岁,三年之后,正值当打之年。楚地三年,不仅可使其身体恢复,更可使其彻底归心。故用材不必急于一时。
其三,襄城君献归三座万户之邑,却只求一座千户之邑,其人不贪,其心至诚。当今天下,不贪者少矣!
其四,襄城君与楚王新贵吴起将军是忘年之交,王若倚仗吴起兴楚强国,襄城君在楚,可为吴起辅翼。
其五,襄城君胜在多谋,而非勇武。其人虽身有疾,然可为王出谋划策,运筹演谋,不必亲冒矢石。
其六,郇阳之地,多受巴人袭拢。襄城君既驻郇阳,对付巴人,必能全胜,破解近年楚国“逢巴不胜”之怪圈。
总之,叶公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册竹卷,看得楚王直皱眉头,话说你水文字水得这么起劲,难不成给不谷上书是有全勤奖吗?
叶公之所以这么卖力地为俱酒推销,主要还是为了圆自己在楚王面前撒下的大谎,防止自己吹过的大牛皮破裂。
而且,楚王还说过,只要游说俱酒入楚,官升一级呢?!
说实话,俱酒居于卖方地位,却没有狮子大开口,而且还提出一个不伦不类的“三年之约”,总让楚王觉得怪异,感觉哪里不对劲。
这个时候,忠臣吴起的奏札也到了,吴起对楚王的忠心忠到什么程度?
忠到连俱酒的底裤都给卖了!
吴起先在奏札中详称了计划对合伯、武阳、叶等三座城邑用兵的思路和兵力调配、后勤保障等详细事宜。准备在俱酒离开之后,一举攻下三邑,打韩国一个回马枪。
但吴起遵守与俱酒的承诺,没有提出攻打襄城的计划。
说完军事计划,吴起开始谈论襄城君俱酒的相关事宜:
其一,此子有才,起十三四岁,尚与邑人街头斗狠,而此子已然统军数万、连胜数战;
其二,此子备受诸侯青睐,在韩、在魏、在秦均被封高爵位。
其三,此子身为晋国公子,贵族气息难掩,常发狂言,人以为怪。
其四,起与此子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约为兄弟。吾弟曾言,起平生树敌太多,欲为起筑狡兔之窟。
综上,是否接受此子入楚,请王上三思。
若不用此子,令其自去,勿令入楚;
若用此子,须假以时日,磨其棱角,去其锐气,收服其心。
尽管吴起的话说得很隐晦,但楚王熊疑作为一代有为之君,结合叶公的奏札比较着看,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弯弯绕,一针见血地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就是晋国公子、图谋复国之心不死吗?多大点事!
楚王站在雄才大略的高度,迅速做出决断:
其一,诸侯青睐,说明此子有可用之处。诸侯皆可用,不谷缘何不用?
其二,晋国公子,血统高贵,图谋复国,这很正常。诸侯流落在列国的公子多了去了,哪个不是怀揣着复国的野心?不谷表示非常理解!
其三,公子若愿受楚封,暂以郇阳君屈就,不低于韩侯所给之待遇;若不愿接受楚国封赏,以郇阳作为公子汤沐邑,待之以国宾之礼。
其四,三年之约,名为疗伤,实为蓄力。三年太短,不谷等公子五年。五年之内,公子若是起事复国,成功与否,不谷都会帮帮场子!
事成,不谷与公子,愿效仿楚成王与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