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赵构带动全城逃跑,赵匡胤破防,朱元璋听取郑和汇报(7 / 10)

情颇为懒散,就算是拿鞭子成天抽他们也很难有什么高效率。”

“但倭奴就不一样了,倭奴不管去哪都是服服帖帖的,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简直比骡马还要更加骡马。”

朱高炽插了一句嘴,道:

“之前也听户部那边说过,咱们官方从倭地弄回来的奴隶,甚至都不需要挂牌售卖,只要船一到码头就会立刻被商人们抢夺一空,而且价钱一次比一次更高。”

“哦对了,现在户部的倭地官奴都已经供不应求了,许多商人都表示可以先交订金,等三年五年再到货都可以。”

朱元璋闻言,啼笑皆非。

本以为征服倭地,大明最大的收获是倭地的金矿和银矿。

搞了半天,最大的收益竟然是奴隶贸易?

简直离谱。

朱棣则听得心动不已,笑道:

“好啊好啊,以后咱们就鼓励倭地的女人多多生娃,生出来等长大了朝廷直接卖掉,能赚好多,哈哈。”

朱元璋大为无语,瞪了一眼朱棣道:

“你这小子,还能不能有一点同情心了?”

“倭地现在是大明的领土,也不能一直从大明领土搞奴隶贸易,像什么话!”

对于发卖被征服的异族为奴隶,朱元璋心中毫无任何道德负担。

但在大明的领土里搞这种,多少还是有些不得劲。

朱元璋想了想,做出决定。

“这样吧,今后大明征服的领土内,针对当地子民的奴隶贸易最多只能持续三十年。”

“三十年期限过完,当地土着一律视为大明汉人,不得继续以奴隶的身份买卖!”

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也是有双重考虑在内的。

一方面,想要瓦解当地的文化和抵抗意志,让当地土着最快速地融入大明,削减人口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而且奴隶贸易也能一定程度上填补大明迈入工业社会之后对工人几乎无止境的需求,对大明的财政收入也有好处。

另一方面,三十年也就是两代人的时代过去,这个时候当地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在大明统治的时代出生,同化的难度相对来说就低了很多。

这时候废止奴隶贸易,多多少少也能收获一波当地的民心,加快当地融入华夏的速度。

这种办法其实早在周朝华夏的先祖们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老祖宗们一般不会规定一个具体的期限,而是顺势而为。

朱元璋则在看了这么多金幕视频之后对后代的败家子皇帝们产生了深深的警惕,觉得有些东西真不能让后代们自行裁量做出决定,而是用制度的方式规定下来比较好。

随后朱元璋继续听着郑和讲述。

在征服东南亚的同时,郑和也往东派出几支分舰队,陆陆续续在缅甸,孟加拉以及印度半岛南部建立了几个小型据点。

朱元璋有些好奇地问道:

“咱们大明在那里建立据点,当地的土王没有意见吗?”

郑和笑呵呵地开口道:

“陛下有所不知,咱们南海舰队之前多多少少都是和当地土王有过接触的,这些据点的建立嘛,咳咳!”

朱棣瞪了一眼郑和,道:

“不就是你搞的那点腌臜事么,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据点当然不是凭空得来的。

大明南海舰队为了建立据点,也是各种手段齐出。

收买这种最简单的就不用说了,坚决不肯卖地给大明当据点的,小国就直接攻打,大国就看情况。

提供力量搞搞政变支持某个皇子上位啊,拉拢这个大国的其他敌国一起进攻啊,在大国内部制造混乱啊,等等等等。

郑和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