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赵匡胤内斗,李渊啃儿子,武则天西征,朱元璋明志(7 / 10)

规定汉人,因为剩下的七成名额必然是被汉人垄断,没有任何悬念。

此外,在南方的退牧还耕行动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大量的汉人百姓获得了耕地,各种商业、手工业也在迅猛发展。

有了诸多汉人官员的加入,蒙古帝国原先对地方那种非常粗略的统治制度也被华夏历代皇朝更加严密的官吏制度所取代。

包税制也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宋朝的税收制度。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大元的国库收入连续好几年翻倍上涨。

至于蒙古帝国的贵族们,忽必烈也非常慷慨地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如今大量的新兴行业,里面都有许多蒙古大贵族家族的投资。

有了金幕的指点,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极其迅速,投资其中的蒙古大贵族们赚得盆满钵满。

有了如此可观的利益在,蒙古大贵族们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

甚至许多大贵族专门派出家族之中的核心子弟进入这些新兴产业之中进行学习,以更好地赚取利润。

忽必烈感慨道:

“没有金幕之中的大元和现在的大元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刘爱卿你能想象吗?以前那些家伙酒宴上除了聊骏马就是女人,现在三句话离不开投资、利润、产业规模!”

刘秉忠想象了一下一群蒙古络腮胡大贵族聚在一起,口沫横飞地聊投资的场景,嘴角也忍不住扯动了一下。

“陛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在,什么事情都能办,容易办!”

忽必烈点了点头,深有体会地开口。

“谁说不是呢?以前都是哭着喊着要去漠北掌控军权,现在一个两个就想去江南,去南方赚大钱!”

“漠北简直是求都没人去了,哈哈。”

由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存在,元朝一直都在漠北驻扎重兵进行防御。

但漠北和大都之间隔着几千里的大漠,这也就导致漠北主帅手握军权又很难钳制,在皇位更替时特别容易领兵南下篡位。

可现在嘛,谁没事去漠北吃沙子?

去南方,坐在景致美妙的园林之中,享受江南女子的温婉,看着每天白花花的银子不停地流进自己的口袋,这不香吗?

造反成功就算了,不成功可是要死全家的。

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就够了!

由于实在是太多皇族希望前往江南,以至于忽必烈现在都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在杭州城设立一个陪都了。

忽必烈笑呵呵地和刘秉忠聊了一会,然后开口道:

“现在的大元,虽然不再是蒙古人一言九鼎的大元,但却是蒙古人能享受到最好生活的大元。”

“成吉思汗是伟大的,但是就连伟大的成吉思汗也无法让所有的蒙古人获得今天这样的好生活,更没有办法解决大元作为异族王朝必然会面临的诸多问题。”

“金幕给朕带来的融合,兼收并蓄,实在是太好了。”

“朕觉得,蒙古人的许多旧习俗也该一并改易,彻底向华夏看齐才对。”

刘秉忠闻言愣了一下,忙道: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啊?”忽必烈看着刘秉忠,愣住了。

朕一个蒙古人皇帝想要让蒙古人全面汉化,你一个汉人大臣反而不同意?

刘秉忠正色道:

“华夏,来源于诸夏一词。”

“何谓诸夏?便是来自天下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因为共同的文明感化而走到一起,最终成就了华夏文明。”

“以如今大元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