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书想要参加此次乞巧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奖励,还有是为了给自家正名。
前些日子,坊间流传晏书家家道中落入不敷出。自江举人去世后,家道中落是真,入不敷出是假。
虽说晏书通过巧计让人知晓江家家境富足不愁吃喝,可自祖辈经营至今几十年耕读之家的名声不容置喙。
故此,晏书都要多练习半个时辰的字帖。纸张、墨条珍贵,就用毛笔沾了清水在桌上练习;抄写佛经时,则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认真书写力求完美。
佛经抄写完毕后,书铺子掌柜的打趣道:“就算李富户家的老太太喜欢你抄写的佛经,也不用抄的这么好吧,你这笔字写的较前些日子更精进了。”
晏书笑道:“难得老客户喜欢,可不得更加用心。”
在大宋要想官做的好、做的稳,不仅要有真学实干还要懂得揣摩上意。
譬如,先帝以及今上当政前期就因党同伐异,许多有学之士、肱骨之臣牵涉其中,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
去年秋到任的李县令家中世代耕读,只能算是小康之家。他寒窗苦读数十年,一朝中的进士,也是多方疏通方才外放至本县。
李县令朝中无背景,只能靠政绩,故而今年的政绩对其年底考核很是重要。
李县令作为无背景的官员,要想打开局面,先要做出一两件容易出成绩的事情来。据传闻京中有些学子因书画方面表现出色就获得了今上的赏识,直接赐了官身。虽说只是低阶官员,可对于许多寒门出身的学子来走上仕途是一辈子的追求。
女子文比近些年并没有听说哪里举办过,若是在本县能开个先河自是对李县令的年底考评有益不少。
刚开始商定要做女子文比的时候,李县令想七夕那日从琴棋书画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结果被李夫人第一个给否了。
“老爷,就一日的时间比拼四项才艺,这难度似乎有些大啊?”
李县令道:“这是为何?”
李夫人道:“咱们虽不是小县,但也算不得大县,更不像京城那样人才济济。县里能读书写字的女子本就不多,更别说懂得琴棋书画的了,我看不如就挑那一两样才艺进行比试,既热闹又好看。”
李县令思考片刻觉得夫人说的有理,就将这比试的相关事务交给了县里的教谕大人。
朱教谕是当地人,回到家里直接问了自家娘子,县里哪些举人、秀才、富户、乡绅家的小姐才学不错?
教谕娘子想了想道:“那恐怕不多,不足十人吧。”
朱教谕道:“这可头疼了,那李县令将这事项交给了我,若是办不好那就难看了。”
教谕娘子道:“才学不错的少,但是会写字的人多啊,不如就比试书法。到时候你们从中选出几篇佳作展示一下不就行了。”
朱教谕一想是这么个道理,就与举人、秀才、乡绅、富户们打了招呼;若是家里女儿识字的,都要在七夕节那日参加文比,若是写的字入了县令大人的法眼,还能在县里扬名。
故而才有了前面书铺掌柜与晏书说的比试的事情。
晏书日日苦练书法,那簪花小楷写的是越来越好了。
七月初七七夕节,传说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同样也是民间女子乞巧的好日子。
传闻织女是一位心灵手巧、聪明美丽的仙女,能织七彩云霞,连王母娘娘身上的华服都是她织的,所以人间的女子会有七月初七拜织女的风俗。
到了这一天,女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举行祭拜仪式、沐浴焚香、摆好瓜果祭品,向织女许愿,希望自己也能变得心灵手巧,织出美丽的布匹,绣出精致的绣品,俗称乞巧。
而那日各行会、富户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