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战后之战 之 三探刘秀洞(2 / 4)

不忍心看着朝夕相处的队友们一个个倒下,他边哭边跑的朝山上跑去。

“哒哒哒!哒哒!……”

“呯!”、“怕!”、“啪!”……

日军很有经验、发现李铁牛他们结阵反击,纷纷卧倒、与李铁牛他们对射。

队员乙首先中弹负伤,单手持枪的精度变差,日军开始匍匐着从这个方向发起突击,随着距离的接近、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胸口,队员乙倒了下去,李铁牛的后背就亮在了日军枪口下,数发子弹击中了李铁牛、他也缓缓倒了下去。

队员甲三面受敌、也很快牺牲了。

队员丙在半山腰听到枪声骤停,忍不住停下脚步,强忍着悲痛,朝李铁牛、队员乙、队员甲牺牲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继续往回赶。

衣冠冢。

为了不暴露身份,李铁牛他们进山前都换了便装,马晋宁带人用他们换下的军装,给三人建了一座衣冠冢,他带头给三人下跪、磕头,队员丙更是在坟前哭晕了过去。

泉阳。

马晋宁一回到泉阳就让唐淮林给组织上发去一封急电,将刘秀洞山区隐藏了万余日本兵的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并将自己的猜测,阎锡山极可能将滞留晋省的日军战俘全部秘密隐藏了起来,并秘密重新武装,目的就是将这些日军投入未来的中国内战战场,用来与八路军作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双十协定的墨迹尚未干透,美国总统杜鲁门又派遣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五星上将为总统特使,来华进行军事调停,马歇尔抵华后,促成三方成立了一个负责进行军事调停的由国民党代表、共产党代表、美方代表组成的“三人委员会”。

美国人、国民党的这些举动迷惑了八路军内的一小部分同志,以至于他们对日军遣返工作疏忽大意,没有发现那些应该遣返日军的异常,直到组织上收到马晋宁的电报后,这才引起各个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经过细致调查,又发现了其他数处隐秘的日军秘密训练基地,几处加起来预估有超过6万的日军。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是必须清除的一个隐患。

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向全国人民揭露阎锡山利用日军俘虏打内战的无耻行径,但这需要足够的证据,因为一旦公开八路军已经掌握了那些秘密训练营的消息,阎锡山一定会矢口否认、百般狡辩,同时将日军俘虏立即秘密转移,再想找到他们、又要费一番波折。

此时军调处已经成立,组织上认为应该利用好这个组织,但要让国民党代表不偏袒阎锡山,要让美国代表信服八路军提供的情报,证据是十分关键的,否则,军调部就算同意去现场进行检查,阎锡山也可以在一夜间将那些日本兵转移他处、然后反咬一口。

搜集其他几处日军俘虏秘密训练基地的证据,当地地下党组织都有各种不同的困难,比如他们目前还是地下工作状态、行动不便,由于缺少经费、连一架照相机都没有,组织上征求马晋宁的意见,他毫不犹豫的接下了收集证据的任务。

因为唐博祥现在是晋东专区专员,马晋宁早就通过关系、将一名地下党安排进了泉阳火车站,所以,晋绥军每天从泉阳火车站拉走多少粮食、蔬菜、禽畜等物资,马晋宁很快就得到了一份详细的账目,运输车队也被全程跟拍。

按理说,根据刘秀洞山区每天的粮食消耗量,就能推算出那里的驻军数量,而晋绥军各部都分驻各地,山区的这万余人马、阎锡山就没法解释。

但是,马晋宁觉得这还不够,要是能拿出日军野战营区、日军武装训练的照片,那才算是铁证如山、让阎锡山无可辩驳,所以,马晋宁决定三探刘秀洞山区。

由于连续两次有人闯入山区,守军加大了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