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半导体产业格局(1 / 2)

自从星辰公司划时代地开创了智能手机以来,芯片产业便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代。

在此之前,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局限于个人电脑。

尤其是45纳米制程工艺实现突破后,处理器的性能实现了显着的提升,为个人电脑的性能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与智能手机市场相比,个人电脑市场的规模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极大地扩展了芯片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量。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手机厂商是这股智能化浪潮中最先享受到红利的一方,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场盛宴中,真正吃得满嘴流油的其实是背后的整个半导体产业。

智能手机市场的爆炸式增长,直接带动了芯片需求的激增,使得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利润空间。

在2008年以前,由于PC消费终端市场的持续萎靡,半导体厂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之中。

这一时期,整个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几大厂商在存储半导体市场上的低价竞争,更是成为了危机的重灾区。

为了加快清理库存物料以自救,或者是为了满足银行的流动性要求,不少厂商不得不采取降价出货的策略。

然而,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的不断崩盘,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困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各大半导体厂商为了维持现金流和降低成本,纷纷采取了大规模减产的行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金融危机的爆发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已经摇摇欲坠的半导体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很多半导体企业在这场危机中自救失败,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或是被竞争对手并购,整个行业的格局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众多半导体企业中,那些能够存活下来的无一不是依靠手机厂商砸下的巨额芯片订单才得以维系生存。

这些订单如同救命稻草,为它们在困境中提供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在后续的发展中,头部的半导体厂商做出了精明的选择。

它们决定剥离晶圆制造业务,将重心转移到专利、技术等更具竞争力的上游产业。

通过这一战略调整,它们牢牢掌握了对半导体产业的统治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从这一时期开始,半导体头部的企业将一众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后的全球半导体局势也迅速明朗起来,形成了清晰的产业链格局。

白头鹰的几大老牌企业位于产业链的最上游,它们不仅实力雄厚,还控制着专利技术等核心资源,对整个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位于上游的还有在浪潮中沦为傀儡的ASML,这家企业是全球唯一的高端光刻机制造商,其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由于技术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成为了上游势力操控的对象。

接下来就是三星、英特尔和台积电等晶圆制造厂商,它们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它们的技术也来自于上游企业,没办法独立发展。

最后则是产业链中类似光刻胶等材料和封测技术的边缘企业,由于技术难度不高,控制者随时可以扶持起另一家公司替代。

这也是为什么艾伯特敢用那么趾高气昂的态度对江辰说话的原因。

他背后所依靠的一整条半导体产业链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在他眼里,星辰才是整个产业的最下游,需要依靠上游企业才能拿到芯片制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