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给小姐见礼,感激地道:“小姐,奴婢会用心侍奉小姐。”
说完就推门要走,又转回身禀报:
“小姐来人说,您要的急,堂伯父看了您的图纸,亲手做的,想问您和用吗?来人还在门外等着。”
“朱玉告诉他一个时辰后再过来,我有东西要他转呈堂伯父。”
王瑾仪回头问:
“娘亲有绣线或彩色丝线吗?”
母亲和朱玉都一脸懵的样子,不知道怎么突然转到要用线上。
尽管堂伯父是第1次做钩针,这种东西只要画个大致模样,再写上和鱼钩一样,照猫画虎做完之后,基本用着都是可以的。
只是需要边用边打磨,直到用着顺手。
母亲翻遍携带的包袱,挑了几种色彩艳丽的棉线。还遗憾地跟女儿抱怨:“要是在家就好了,家里什么都能弄到。”
王瑾仪却毫不在意地笑着,找出了一个豆绿色的棉纱线,系了一个活扣,然后把钩针穿进去,朱玉不解问:
“小姐,您这又是做什么新鲜玩意呢?”
王瑾仪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却并不答话,只是手上动作不停。
没一会儿,一个小巧精致的花边就变成了一顶小花帽,刚刚钩了个雏形,母亲就接过去:
“就这样反复,瑾儿看看,对吗?!”
“对,就是这样!”
不得不说,会女工的人无论是钩还是编都一点就通,看,母亲上手就学会了!
从这一刻开始,王瑾仪身边的所有人都从钩针练起,母亲成了技术指导,监督着白术、武妹,王七月、依依,学着钩平针,又把平针变成一朵又一朵的花,再将花连成图案。
上手没多长时间,武妹和王七月就被淘汰了,为啥?手比脚都笨,只能把两人先刨除在外。
于是钩帽子小组就成立了,一共4个人,母亲负责将王瑾仪画好的图案先做成基本款,然后指导朱玉、白术变换颜色和花样再钩两个特别颜色的。
依依年龄小学东西快,可以在基本款式的基础上,在小姐的指点下,钩出特别的花样。
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用不同针法钩了,一组三色棉线帽,后来王瑾仪又开始大搞造型。就出现了憨态可掬型的花式造型,和水果造型两类。
直到有人来通报说堂伯父还在等着用钩针的意见。王瑾仪才想起来,门外还有个一个时辰之约,等着听反馈的下人。
于是忙着从钩好的十来个帽子里挑了挑,三个为一组,挑了两组,分别送到族老和堂伯父那里,请上级有个具象感受。
说是让他们有个印象,可是送样品去的朱玉和依依都带话回来,让王瑾仪去北宁王宅正堂一趟。
母亲是女眷,在没被允许的情况下,不能跟着去前院,这时候就体现出身边有武婢的好处了。
朱玉在前边引路,王瑾仪身边是玉清,后面跟着手里拿着图纸的依依和托着样品的风妹。
自从受伤住进绣房,这还是王瑾仪第一次出门,看看自己住的院子。
院子有个沁芳亭,围着亭子是一湾池水,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一直延伸到朱栏板桥。
过桥就是玲珑山石和青石小径,路面越来越开阔,花木繁盛,有许多奇异花草,或牵藤,或引蔓,有的垂山覆墙,有的穿石垂檐,闺房前景色奇秀,花香四逸。
门前四个花圃,种着四季花卉,北地的秋天里,出了闺房,就见花海。
闺房是五间清厦连着回廊,绿窗油壁,一派清雅。
院门一级台阶,朱红色廊柱在大门内外支起翘角门檐。
出了院门,回看粉墙黛瓦红门彩额,院门上隽秀大字:沁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