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文君看出田秀的心情不好,忍不住问道:“先生,你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以往上官文君都是称呼田秀武安君,不过田秀觉得这么称呼显得太过生疏,要他称呼自己的表字,上官文君觉得那样称呼不礼貌,故而改口称呼田秀为先生。
田秀看着上官文君,道:“父亲他刚才警告了我。”
“都平君警告了您?”上官文君微微有些惊愕。
不过她是个相当聪慧的女人,立即就猜出了田单为什么要警告田秀。
田秀的改革,固然是能够实实在在的改变赵国,可是正如同那些权贵所说的,这种改革是离经叛道。
就像这阵子,民间也出了不少谣言。说田秀乃赵国之商君。
赵国商君,这可不是什么美称。
商鞅为秦国改革,最后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田单找到田秀,想必也是在警告他,不要步了商鞅后尘。
“我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田秀叹了口气,“但若不改革,赵国便没有未来。如今大争之势,强则强,弱则亡。赵国若不变强,迟早会被他国吞并。”
上官文君点点头,眼神坚定地看着田秀,“先生所言极是,妾身虽是女流之辈,但也明白其中道理。赵国若想强大,变革必不可少。只是,变革之路定然艰难,先生需小心应对。”
田秀感激地看了上官文君一眼,“多谢夫人理解。我定当谨慎行事,不负父亲和夫人的期望。”
两人对视片刻,眼中皆有深意。田秀心中暗下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坚定地走下去,为赵国带来光明的未来。
查考制度在赵国有条不紊的推行着,尽管遭受到了一些阻力,但总体上这条改革政策推行的还是相当顺利。
田秀忙着推行查考制度的时候,楼昌讲一份赵国的年度粮谷收支放到了他的面前。
现在实际上刚刚七月份,还没到年终。楼昌派人将这份粮谷收支送来,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告诉田秀,赵国已经没钱了。
田秀查看了去年的粮谷收支,赵国共计收获了粮食67万石,但支出就达到了82万石!
也就是说,赵国正遭遇财政赤字,收支严重不平衡。
田秀有专门查看了前几年的粮谷收支,几乎每一年都有亏损。
赵国会有财政收支的原因,除了连年的灾情之外,对军队的投资,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就拿禁卫军来说,禁卫军一年所消耗的粮食就高达30万石!
更不用说赵国还时常跟人打仗,而每次战端一开,粮食又会减产,这样财政的赤字只会越来越大。
上官文君看着桌上的粮谷收支,也忍不住好奇。
赵国既然连年都有财政赤字,那为什么还能支撑了这么久国家都还能稳定运行。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田秀每年通过与他国贸易,为赵国赚来了惊人的财富,就拿去年来说仅仅是商业给赵国带来的税收,就高达三万金!
而这些赚来的黄金,都被用来向齐魏韩等产粮大国购买粮食,用以缓解国内的压力。
但是随着近几年赵国灾情的愈加频繁,以及商业的衰退,赵国的财政赤字正在变大。
仅仅通过经商所获取的关税,已经无法补贴国家财政每年的赤字。
上官文君帮田秀算了下,仅仅是今年,赵国就有40万石粮的赤字。
这意味着,如果今年赵国搞不来这40万石粮,将会饿死很多人!
田秀急匆匆的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赵王,赵王听完之后也非常忧心。
两人在一起商讨着怎么度过这次粮食危机的时候。
太子偃,居然表示他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