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红星大院有前后三个院子,共住着二十几户,约百人...”
易海如数家珍般讲述美好景象,避开了诸如街道办批评取消管事这些尴尬话题。”咱们院落秉持互相帮助的精神,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人人尊老爱幼、诚信待人,从未有财物丢失和夜里锁门的困扰,更是一年接着一年被评为先进模范院落呢…”
易中海已经把该说的事情都说完了。
看见杨厂长满意的样子,易中海心中默默舒了口气,知道自己留下了良好印象。
“果然,‘平安无事夜不闭户’,李翰同志如此晚了还能开门离开。”
赵局长亲耳目睹,深表赞同。
杨厂长朝着易中海微笑道:“易师傅啊,听闻是你打理着这个大院,辛苦你把这里的气氛调适得这般怡人。”
“这是我职责所在。”
易中海谦虚道,然而心里却是暗暗担忧。
好险!若是街道办王主任一行晚来一步,此刻就不会有这份安宁的画面。
自己还要面对杨厂长的不满!
但如今一切都变得美好而平静,和谐共处的局面。
赵局长在心底点头,这种环境下能培养出像李瀚这样的人才,确实不出意料!
不禁感慨:“古时候孟母三迁孕育大德者,现在红星大院亦是栋梁之材的温床。”
“高!”
他赞叹。
“赵局长见识果然非凡!”
杨厂长与易中海均露出尊敬的眼神。
“赵局长,我很好奇李翰同志日常除了工作还有哪些消遣活动呢?”
杨厂长提出新的问题。
在那时休闲娱乐极度稀缺的时代,一个人的业余活动很大程度反映出他们的兴趣倾向,这便是”见微知着”
。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易中海略感困惑。
关于李翰的业余生活,他还真不太清楚。
这时,他的视线落在那台磁带机上。
对于李瀚同时拥有两台”三转一响”
,他略显惊讶,但此刻这个线索恰好给他带来了启发。
“赵局长、杨厂长,我知道李瀚同志喜欢收听电台,瞧,那是他的广播机。”
易中海小心翼翼地拿起磁带机递过去解释道。
“厂长,要不再听听看李翰同志常听什么节目的口味吗?”
赵局长问起这个问题。
“易师傅,打开来让我们感受一下李翰的偏好。”杨厂长迎合赵局长的兴致,直接指示让易中海打开磁带机。
然而,身为二级焊工的易中海对电子产品并不精通。
经过一番努力探索,总算将它开机操作起来。
兹兹的噪音响起,从磁带机里传出并不稳定的声音。
很快,正式开始播放音乐。
赵局长与杨厂长脸上带着好奇心。
对于初次接触这样的东西,他们都有些新鲜感,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内容。
“今天的晚餐怎么如此简朴啊?”
磁带中的声音首先响起,女性嗓音。
赵局长、杨厂长以及易中海都一愣。
这是什么节目?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美食节目的广播?
可能只是台词?或许!
三人继续倾听接下来的内容。
“嗯,花费轻,挣钱难呀。”
下一个声音,男子开口。
“我觉得这声音好熟悉。”
杨厂长道。
“我也觉得耳熟。”
赵局长点头,似乎也在找线索。
易中海忍不住问道:“这不是李翰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