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的,康熙爷就跟暖壶一起出名了。
京城周边百姓都知道金銮殿上坐的皇帝老爷子文采斐然,很会写诗。
不但特别精准地说出了暖水瓶的特点,还通俗易懂,老弱妇孺都能听明白,跟那大清报一样好。
康熙:……
早知道辟谣这么难,他当初就不该这么积极的帮着推销。
如今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他只能有机会做首诗,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做首诗。各种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真不像那大清报上写的那般……
咳咳。
他爱写诗,诸皇子则爱上了写文章。
一时间,整个大清皇室文风极盛。
看得胤祄大眼睛瞪溜圆:[娘咧~这后遗症也太强了叭!还是说康熙爸爸不愧是乾隆玛法,骨子里就是个爱写诗的?]
[嘿嘿嘿,乾隆大侄子一人写了四万一千八百六十三首诗,比他盖过的章都多。数量上一人撼全唐,质量么……]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五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嗯,就这么一首入选小学课本,据说最后一句还是大臣帮着续的。个人认为没有朱元璋那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来得生动又霸气。]
康熙与诸皇子:!!!
刚刚有多震撼,现在就有多无语。
感情质量没有质量,全靠数量呗!
十三都忍不住默默替四哥庆幸,还好他已经奉命南下,远在千里之外了。否则被吐槽多了,天知道他会不会宁可就此清心寡欲,也要断绝生这么个倒霉儿子的可能。
丢脸,实在太丢脸了有没有?
直接把康熙动不动要写诗的毛病都给治好了,就怕又被小十八拎出来给乾隆当对照组。
然后说些个他们爷俩水平仿佛,但他没有好孙子命长,也没有他起步早,数量上还是输了的刺激之语。
当然,他也拒绝再在大清报上咏暖壶。
“为什么呀?”已经把这当成一个小卖点的胤祄惊呼:“汗阿玛,您都没看见百姓对您诗才的喜爱吗?他们说您言之有物,通俗易懂呢!”
康熙:……
严重怀疑这臭小子是故意的,并且掌握了证据。
胤祄大眼巴巴,双手合十:“儿子是诚心诚意,诚邀汗阿玛为咱们大清报的繁荣添砖加瓦的。您别看咱们只出了一期,但反响极好,不信您听太子二哥给您总结。”
好端端被横空飞锅的太子:???
不是,你小子有问过孤的意见么?就不怕……
胤祄软乎乎的往他身边一靠,拖着长声喊了声二哥。然后,太子就原地投降,认认真真总结起这个小报纸的大作用来。
通俗易懂,传播快,能导向甚至操纵舆情。
让百姓更能理解朝廷的各种政策。
同时优点也是缺点,要对报道内容详细审核、把控,最大程度杜绝夹带。否则掌握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也会对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毕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谣言都已经这么可怕了,更别说刊登在大清报、面对京城甚至全国的内容了。
条条款款,胤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太子都说了个清楚明白。
有条不紊。
看得胤祄惊呆:[好家伙,不愧是大清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太子爷。康熙爸爸穷半生精力,亲自教养出来的完美接班人。]
[让许多人唏嘘不已,就算欣赏四哥,也忍不住想太子二哥顺利继承后大清会是如何盛世的存在。首先太子地位稳固,就不会斗那么狠。八哥九哥不会被改昵称,十哥跟十四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