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不绝于耳的夸奖,康熙跟诸皇子都麻了:横竖就你四哥厉害呗?
不管怎么着,都能被你夸了又夸!
从塞外就致力于跟他搞好关系,但至今也还停留在被同情范畴的胤礽酸溜溜。
还边酸边记。
随时准备照葫芦画瓢。
咳咳。
什么脸皮不脸皮的,暂时放一边。只谨记一切行动为大清的基本原则,但凡有利于大清的,就都记下来,一样样徐徐展开。
比如前面的查抄内务府,国库清欠。
还有即将开始的整顿八旗。
在这方面,胤禛的想法跟他差不多。
所以见胤祄来,他才喊了那么大逆不道的几句。本想小家伙会顺着他的话茬往下想,哪想着他又是好一阵夸夸夸啊?
关键时候,老九还夹带私货:“疯了吧?竟出此大逆不道之言,汗阿玛揍他!”
[噗~看来野史也不全都胡编乱造,至少四九不和是真的!]
康熙:……
很怕他顺势打过去,小十八又开始在心里嚷嚷他养儿子如养蛊。为了屁股下那把椅子,差点把九龙全都坑死。
所以即便看着怒火中烧,却也没有上手打人。
只冷冷一眼瞪过去:“让他说,朕今儿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个什么子午卯酉。”
胤禛板着脸拱手:“儿臣遵旨。”
然后他就开始发挥在户部工作的专业优势,一项一项开始报账。
从旗人出生到死,朝廷需要颁发的银子、粮米、布帛、田地、房屋等,一样样算起。顺治年间,刚刚入关时,八旗有多少旗人、多少成丁。
到如今又有多少旗人、多少人丁。
朝廷每年花在八旗上的开销有多少,占整个朝廷每年收入的几成。
又以什么样的速度在递增。
“按着这个速度,不消百年,八旗费用就得占朝廷收入的一半以上,比明朝宗室的花费还多。”
这就很让康熙与诸皇子倒抽口凉气了,但在胤禛看来,不过冰山一角。
朝廷优养八旗。
旗人不种地,不经商,多半也考不来科举。
未成年靠朝廷发的丁银保障基本生活,成年后通过考核后入伍,领取丰厚俸禄。
也就是民间戏称的八旗铁杆庄稼。
但兵额有限,新生人口无限。
现在就有部分男丁满了十六后补不到缺,只能在家闲散的情况。
游手好闲的多了,各种问题也多不说。
这些闲散惯了的人,日后补缺,还能当个好兵?
滥竽充数罢了。
还有……
胤禛一条一条,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弊端都说了个遍。
康熙沉默,诸皇子若有所思。
胤祄双眼亮晶晶,不停给四哥鼓掌:[牛哇牛哇,不愧是我雍正大帝!别的皇子打生打死,各种阴谋诡计齐出。只有他兢兢业业为大清,想的那么多,那么远。]
其余皇子风评被害,看着胤祄的目光都多多少少透着几分幽怨。
但胤祄专注为四哥打call,根本没瞧见。
倒是康熙笑着刮了刮他鼻子:“豆丁大的小家伙,能听明白你四哥说的是什么吗?就这么欢呼鼓掌,说什么都要支持他的样子。”
哼!
胤祄撅嘴,挺了挺小肚子:“汗阿玛别门缝里看人,把儿子给看扁了。咱也是上过朝,听过政,还陪您批阅了许多折子的大阿哥。”
“忧国忧民着呢!”
“怎么会听不懂?”
“哦?”康熙一脸不信,逗小孩似的说:“那就劳烦咱们十八阿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