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切,其次是大秦的国祚,最后才是个人性命。
三者依次按照顺序排列。
先后立分。
……
东方阁。
许尚、尉缭子、黄石公和应曜的话题交谈,暂且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
几人开始用起了膳食。
人是铁,饭是钢。
只有吃饱了才能更好的论道。
反观我们的北冥大师,其依旧保持着出尘的姿态,只喝少许茶水,就像进入了辟谷的状态一般。
随即。
北冥子稍做思索,他对刚刚四人的青史大势,楚人执念的论点,进行了评断:“众所周知,我道家存在着三个境界,分别是有我,忘我,无我。”
“有我:顾名思义,就是我执,执着于爱恨、故国、家族兴衰,身份信仰、血脉传承等等。入世之人,先为有我,也不失为以身践道的法门。”
“忘我:开始尝试放下我执、我念,进而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考虑世事。就像荀子之徒韩非,其若能冲破自身韩国公族身份的枷锁,无论入世或出世,都能更上一层楼。”
“但……我却并不认为忘我就比有我更好一层,人生在世,有所执,就真的是桎梏难消吗?其实只是入世和出世之分罢了,本质上并无高低之论。”
“无我:物我两忘,离神去知,与大道玄同而观天下。”
“所以,按照上述三个境界标准,显然黄石公、应公仍处于有我较多,忘我较少的状态,很是执着于楚民的身份,并受限于中原之地域。”
“许公和尉缭,则是以青史大势为基,诸夏的民族融合为主,对于大秦百年后的注定崩塌,许公也没有表现出太过强求的执念。”
“这么一来,确实是符合忘我较多,有我较少的境界。”
……
北冥子再次从他的角度,开解了许尚、黄石公四人若处的心境划分。
一个人的境界心态。
显然不可能始终一成不变。
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人,应付不同的事。
或许都会让我们的心境产生起起伏伏的变化。
也正因此。
北冥子才会说,有我和忘我,没有高下之分。
毕竟追根究底的话。
你若未曾有我,又何谈忘我呢?
就像一个孩童……
都不曾入世就大谈出世,只会让人觉得夸夸其谈,啼笑皆非。
黄石公轻叹一声:“物我两忘,与大道玄同而观天下……或许这无我之境,应当只有老子才能够达到吧。”
老子的至高境界,绝对是古今公认的。
神游物外,不可测也。
黄石公在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曾向往过老子的无上之境。
但当他到了现今这个年龄以后。
他才发现。
无我之境。
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
就会距离自己越发遥远。
原因在于。
所谓的物我两忘,从某种角度来说,非常像是新生儿的那段懵懂时期。
孩童的双眸,总是无比明亮的。
亦如北冥子的双眸,也是十分明亮,可见北冥子的境界保持的非常好。
其次便是许尚,尉缭子,黄石公,应曜。
没错。
应曜垫底。
因为这位淮阳一老,才是真正的大限已至。
尉缭子的身体都比应曜好上许多。
而人一旦被百病缠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那就根本不用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