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子思齐现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最终。
子思齐深吸一口气,道:“阁下,治理黄河绝非儿戏,需要的木料、石料颇巨。我就算想带领族人,外加曲阜孔氏一起去治理黄河,可对接关中官差也是十分麻烦的事儿……”
“行了,啰啰嗦嗦的。”
许尚也不想在这个议题上,过于耽误时间。
他直言道:“老夫今日在此放话,皇帝东巡回归路过魏地,定会视察修缮黄河诸事,到时候只需搞清楚问题所在,再有两年时间,黄河必定可治。若不成,当砍我头颅!”
子思齐:“……”
这下儒家八派总算是如愿以偿了。
许尚拿出了自己的态度。
却并未做多余的解释。
而是给出了保证。
你们不敢押上自己的性命。
我敢……
两年!
黄河必定可治!
忽然。
只见人宗长老木虚子开口:“不瞒诸位,我曾专门去过一趟魏地,也了解过郑国对于修缮黄河的大概思路,无非就是扩宽河床,再清除黄河下游的沉沙淤积……但这样明显治标不治本。”
“因为黄河之所以被称作黄河,原因就在于河水中带有大量泥沙,所过之处,只要稍有年月,河床就会被泥沙抬高,下游也会迅速沉积,进而使得黄河改道,甚至是倒灌中原腹地。”
“敢问阁下,秦廷是打算每年都从国库拨款,持续性的治理黄河吗?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
道家人宗蹦出来了一个懂行的。
子思齐迅速松了一口气。
儒家就是这样……
他们只会喊口号,比如重农爱民,可如果真让他们去种地,某些儒生立马就会说自己怎样怎样,岂能去干那些粗蛮的体力活。
即:喊口号可以,自己上不行。
子思齐也是一个调性。
治理黄河涉及民意民生。
遂,他一再用此事攀扯秦廷。
结果子思齐明显准备不足,在水利上完全不懂行,还得人宗的站台长老,作为补充辩驳。
“首先我明确两点。”
许尚缓声道:“第一,之前中原各国对于黄河时常需要敬而远之,因为太难治理。”
“然而,农事方面,却非常需要黄河的灌溉,也就是说……黄河两岸的土地十分肥沃,也很方便引水。”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擒住黄龙,对于中原百姓而言,实乃福泽百代之事。”
……
在黄河面前,郑国渠就是个小儿科。
春秋战国为什么粮产不如后世。
粮种滞后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水利工程不够发达……
蜀地能够被称为粮仓,都江堰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郑国渠两岸的四万顷良田,也是大秦东出一统的底气根本。
再观黄河……妥妥的中原龙脉……
如果黄河两岸的中下游都能得到开发,许尚再顺势研究出两季稻谷。
即:水利有了,沃土有了,粮种也有了。
齐活了哇!
诸夏的粮产民生,想不起飞都难!
“第二,为提高农业生产,我秦廷绝对是非常有动力持续治理黄河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许尚正式给出回应道:“因为只要治好了黄河,中原老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年年丰收,我大秦也同样可以国库充盈,此乃国民双赢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