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千里江山图(2 / 3)

风云1200 竹明昭曦 1562 字 1小时前

梁峰轻声说道:“《千里江山图》全卷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两组高低错落的山峦以木桥相连,远处江面平远开阔;

第二段山势渐起,山体之间参差交互,山路曲折,水流蜿蜒,村居隐于山间;

第三段山势渐高,与第二段以长桥廊相连,群山连绵,水岸蜿蜒,

主山之间山路蜿蜒至深处,迷茫幽深;

第四段高山耸立,山峦层叠,瀑布悬垂;

第五段山势逐渐回落,山间似乎有烟雾,迷迷茫茫;

第六段卷尾,山势又渐起,与卷首群山遥相呼应,开阔的江面似乎也与卷首相连,形成循环之势。

该卷构图周密,色彩绚丽,用笔精细,成功地采用了散点透视法,

将主题分成六段,各段均以绵延的山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连贯。

或以长桥相连,或以流水贯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巧妙地连成一体,灵活地体现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

将不同视点的印象统一起来,巧妙地组织了空间。”

“老大,你还别说,还真是,我听说这个王希孟好像是个天才画师,不过早逝了。”小耳朵轻声说道。

梁峰一脸惊喜,打趣道:“我去,不简单啊,这你都知道啊?”

小耳朵一脸骄傲:“那你看嘞,我也不是不学无术吧。”

梁峰深吸一口气:“是啊!王希孟可惜了。

历史上记载王希孟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青年才俊。

史书上对于王希孟的记载不多,据现有史料推断,他生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 年),曾在宋徽宗的指导下绘制了《千里江山图》。

至于他具体的去世时间和原因并无明确记载,只知他二十多岁便去世了。”

小耳朵轻声说道:“二十多岁就没了?我总觉得不真实。”

梁峰轻声说道:“王希孟以十八岁之龄绘就《千里江山图》这样的鸿篇杰作,其艺术天赋令人惊叹。

都说他过早地离世,使得《千里江山图》成为了他唯一传世的作品。

其实不然,王希孟还绘制了《千里饿殍图》,只是被毁了。”

小耳朵一脸疑问:“什么意思?老大。”

梁峰想了想,轻声说道:“关于王希孟的死因,目前主要有三种猜测:

一是累死说,即王希孟为了绘制《千里江山图》花费了全部精力与心血,最终力竭而亡;

二是赐死说,清代《北宋名画臻录》载王希孟绘制《千里饿殍图》触怒宋徽宗被赐死;

三是遁走说,同样根据《北宋名画臻录》记载,王希孟在临死前恳求看《千里江山图》。

之后便不知所踪,有人认为他可能藏到了画里面或者逃走了。

不过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

小耳朵点点头:“老大,你觉得哪个靠谱一点?”

梁峰呵呵一笑:“其实历史不一定是真实的,但逻辑一定是真实的。”

小耳朵一脸懵逼:“啥啊?历史还有假的啊?”

梁峰叹了口气:“西方史绝大多数都是假的,因为逻辑根本不通,这就扯远了。

我给你盘盘啊,这累死说和遁走说根本就是胡扯,赐死说倒是有可能。

但我个人觉得:这《千里江山图》使用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

比如孔雀石、蓝铜矿、青宝石、朱砂、雌黄、赭石、砗磲等。

这些矿物质颜料虽然部分含有重金属等物质,但正常使用和接触并不会导致人中毒死亡。

但是,你看看这个王希孟接触了多少这样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