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昏迷不醒(1 / 2)

古来山 斛宴 1201 字 4个月前

在吴州官员为赈银之事一筹莫展之时,却有意外之事发生了。

便如当时赵光睿同陆文良所说那般,在其离开吴州没几日,吴州百姓真等来了三十万两白银。而这三十万两白银并非是朝廷重新拨的款,而是来自兖王赵光昊。

兖州富饶、土地肥沃。兖王赵光昊心系吴州水患,体恤百姓,念及吴州百姓之苦,故特划出其藩地内万亩余地,用于安置灾民。灾民若有意愿,可在此定居,亦可开荒种地。而后其又声称从库房凑出三十万两白银,暗中运至吴州,以赈济灾民,为修堤建坝出一份心力。

这一番作为,既是拉拢了吴州百姓之心,更是在天下人心中赢得了好名声。

然而在这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表象之下,却是一副狼子野心。

这三十万两白银并非兖王所出,而是其勾结吴州知县盗走赈银后,故意留在吴州,藏在吴州城外的三十万两。赵光昊的这一番筹谋,不仅毁了赵光睿的名声,令其失了民心,这赈银成了他的嫁衣,不仅赢得民心,还白白挣了二十万两,一箭双雕,何不快哉?

何况他划出的万亩余地皆是荒山野岭,兖州之民瞧不上,便干脆引这些灾民前来开荒,亦是两全其美之事。

发生这些事时,赵光睿与汪宏仍在回京的路上。

聪慧如他,自从行人的口中得知此事时,他很快便明白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更何况他本就对赵光昊有所怀疑。

“倒是心思缜密、筹谋周全,我自愧不如。”赵光睿靠在马车中苦笑着,不免有些佩服,“想来,他比我更适合那个位置。”

汪宏拿着炊饼的手顿了顿,目光快速地从赵光睿的脸上掠过,只狠狠地咬了几口饼。他自然将赵光睿眉间的阴云看在了眼里,然他向来不是能言善辩之人,不知该说些什么,故而有些懊恼。

他心中暗暗叹息,觉得赵光睿着实艰难。

“殿下您仁慈,将来自可当得仁君。”

“毫无仁慈害人,过于仁慈害己。太过理想,更适合当君子,而非君主。”赵光睿自嘲道。

短暂的休憩很快便结束,回程急切,故而汪宏啃完了手中的炊饼,便立即驾着马车重新启程了。赵光睿仍是掀开车帘打量着世间一切,感知不同景色、各异的风土人情……世间广阔,真令人心向往之。

“若他当真是仁民爱物便好了。”许久,赵光睿轻声自语,“那经受这一切倒也无妨。”

只是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之人,他到底是有些忌惮。

回宫后的赵光睿开始暗中留意兖王赵光昊的动向,尤其担心兖王会对父皇不利。关于膳食,便是他最为留心之事。好在多日的留心观察,竟真被他发现了蛛丝马迹。

原是天子常食的金玉羹中,竟被下了朱砂,赵光睿顺藤摸瓜找到下药的宫人时,那宫人早已自缢身亡。

此事便断了线索,更是未能抓住兖王的把柄。

好在天子的身子仍算康健,尽管赵光睿心中时常不安,却也能偶尔松口气。

然意外仍是发生了。

便在赵光睿回宫的半年之后,天子却在一日清晨突然昏迷不醒,无法上朝。他赶至父皇寝宫时,只见其躺在床榻上,唇色苍白,面色有些发青。赵光睿一时过于悲痛,只觉一阵头昏脑胀,胸口沉闷,险些喘不过气来。

一旁的宫人忙扶住摇摇欲坠的他,又命人打开窗子,撤了香炉,摆上了新的。

窗外的冷风袭来,猛然令赵光睿清醒不少。

“慢着!”他出声唤住正要撤下的宫人,踉跄着赶上前,死死抓住了那宫人的手臂。

向来温和的他,此刻的眼神却万般锐利,那宫人身子一抖,险些将香炉砸倒在地。然他并非对这宫人起疑,而是盯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