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活很快就到了八月中旬。这时,妈妈单位里的新宿舍楼开始按照工龄进行分配。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妈妈荣幸地进入了分配名单,但遗憾的是,只剩下三套房可以选择了。在河东的两栋新宿舍之间,妈妈经过几天的仔细考察,最终选择了一处边角的套房。她说,虽然位置偏了些,但可以搭建成一间厨房,以缓解套房的拥挤感。
随着房子的确定,搬家的大事也随之而来。在妈妈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开始清理自己的衣物和日常用品,并用旧床单将它们包裹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床上。等待父母下班后,我们全家一起动手,将这些包裹搬上了学校借来的木板车。
夕阳西下,我们推着沉甸甸的木板车,艰难地走在通往新家的路上。沿途,我们遇到了许多同样大包小包搬运的人们,彼此间投以理解和鼓励的目光。经过一个星期的辛勤努力,我们全家终于在新家里安顿了下来。
新家位于六层楼的新宿舍楼中,这里将各个学校的老师集中在一起,也将各家各户的孩子聚集在了一起。人多自然热闹,玩耍的花样也多了起来。每天早晨,我们都会相约一起去学校的大操场跑步,边走边聊,耳边传来天南海北的交谈声。
有时,我们还会学着别人的口音说话,引来别人不满的责备声:‘学什么学?没听过普通话吗?真是个土包子!’这让我们这些小孩子很是不满,于是收敛了笑意,撅起嘴巴反驳道:‘普通话?普通话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会说!’于是,带着小孩子特有的倔强和顽皮,我们用带着地方特色的普通话回应他们,结果引来他们无奈的摇头和嬉笑声中逃离:‘哈哈,这就是你们的普通话啊!’气得我们只好停下跑步,转移到单双杠上胡乱地翻腾,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下午时分,太阳炙烤着空旷的操场,煤渣跑道在脚下发出滚烫的热量。
另类高中时代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