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温暖的色彩。
校门未关时,学生们可以自由出入选购;而一旦校门紧闭,便如同监狱中的囚犯,只能通过铁栅栏传递物品,完成交易。安澜看着王小岚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笑道:“真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王小岚则顺势将我拉入话题:“那是,我今晚都没吃饭呢!不信你问鲁丽丽。”我无奈地点头确认,随即话锋一转:“我们还是快点关心自己的肚子吧,晚了东西可就被抢光了。”
宿舍的几人结伴而出,来到校外。小摊前人头攒动,我们费尽力气才挤到前面。经过一番挑选,我们各自买到了心仪的夜宵,边吃边聊,向宿舍走去。那一晚的夜空格外明亮,星星点点中仿佛也藏着我们的欢笑与梦想。
次日清晨,我依旧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完成了晨间的例行事务后返回宿舍。心中不禁纳闷:为何今日大家都起得如此之早?莫非是因为即将开始的实习课?
“鲁丽丽,你回来了?要不要一起去食堂?”正准备外出的兰花在门口回头询问道。我微笑着拒绝:“不了,你先去吧。我还没洗漱呢,总不能蓬头垢面地出去吧。”待我洗漱完毕,宿舍内已所剩无几。王小岚坐在床边,对着小圆镜细心梳理着乌黑的长发;安澜则跪在上铺的床上整理被褥;而吕小美则早已声明今日不吃早餐。
“安澜,你去不去食堂?”我站在冯岚床边问道。她迅速回应:“我要去,你等我一下。”说罢便麻利地从上铺下来,拿起饭盒与我并肩而行。下楼时偶遇从食堂归来的同学们,我们简短寒暄几句后便各自分开。
食堂内依旧热闹非凡,我们随意挑选了些馒头和稀饭便匆匆返回宿舍。此时宿舍内已是一片热闹景象:大家或坐或卧地分享着彼此带来的食物与趣事;笑声与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友情的珍贵。实习课虽未开始但那份期待与紧张已悄然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晨光初破,众人对今日首堂实习课的热切期盼已溢于言表,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我与安澜匆匆咽下早餐,紧跟这股蓄势待发的潮流,踏入了实习工厂的大门。
一行九人,步伐整齐,穿越厂区那条笔直如箭的公路,不过须臾,向左一转,便步入了一个颇具北方风情的四合院式建筑之中。院内布局井然,左右两侧房间错落有致,宛如知识的殿堂静候着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学子。
最前端,左侧是高中部刨工班的领地,对面则是车工班的舞台;第二间,左侧是我们大班铣工班的实践天地,其对面,则是高中铸工班的熔炉。而我们的实习场地,则巧妙地坐落在第三间的左侧,对面是一排整洁的洗手槽,每当实习结束,这里便成了学生们放松身心、交流心得的最佳去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视线越过我们的实习区域,一条宽约五六米的甬道映入眼帘,甬道左侧,是钳工班同学们挥汗如雨的战场,也是我们课间小憩时必经之地。在实习车间门前稍作停留,不多时,便见指导老师高老师匆匆而来。为我们开启了通往技能世界的大门。
步入车间,十台刨床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左右各半,宛如忠诚的卫士,等待着我们的检阅。每台刨床都擦拭得一尘不染,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高老师,这位年约不惑、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不仅教学经验丰富,更有着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他的夫人,竟是六十年代学校的校花,美貌与智慧并重,令人称羡。而高老师本人,除了教学之外,还擅长摄影,技艺之高超,在我们后来的郊游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他镜头下的我们,十二人笑容满面,纯真无邪,定格了那一刻的青春与梦想。code:200,message:ESS,data:
张老师站在实习车间的中央,以他那沉稳有力的声音,简短而精炼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