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衣着光鲜,瞧着像是市里做办公室的,显然是以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为首。
中年男人乐呵呵的欢迎尤安安上船:“你们是岛上的村民?找远洋船买鱼苗?”
现在的鱼苗多是从水产站或者育苗培育基地买的,远洋捕回来的鱼要经过检疫才能进入市场。
远洋渔船在北岛没有定点停靠的地方,理论上是不允许售卖的。
尤安安知道其中的厉害,她道:“我们在收集对虾的品种,用于育苗研究,想去远洋船上看看,只了解情况,不买。”
安承志也道:“领导您放心,要是买虾苗,我们肯定去水产站。”
前阵子二弟在稻田里养虾的时候,他就在水产站找人打听过这方面的政策法规。
尤安安道:“海市的水产站我们已经跑遍了,没有找到合适的高产品种,可是去外地来回时间太长,所以我们想着到船上看看,如果真有合适的品种,再到水产站去买。”
那中年男人笑道:“安全意识还挺到位,上来吧。”
“哎,谢谢领导。”安承志忙赔笑。
他们坐到船上,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冷着脸道:“远海回来的物种都需要严格检疫,才能进入市场或者养殖,否则一旦携带有病毒,将对本土水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你们记清楚,只能看,不能拿知道吗?”
尤安安连连答应。
杨平不懂这个,乖巧点头。
领导笑道:“小李啊,不要这么严肃,别把三位小同志给吓住了。”他笑着介绍,“这是水产站的李站长,你们说对水产站现在的种苗不满意?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虾苗,跟她讲讲。”
安承志顿时堆起一脸笑,他去水产站跑了几次,可是知道这些领导尤其不好见。
别说领导了,连底下的工作人员都不一定能耐心跟他沟通。
有安承志在,没两句就把李站长的气哄顺了。
尤安安笑道:“真巧啊,刚说想找虾苗,就遇到您,您们都是水产研究方面的领导吧。”
“不是,我们是考察小组,这位是畜牧站的蔡站长,这位是种子站的凌站长,这位是王会计。”他指指自己,“我是农业局的,叫我老顾就行。”
姓顾。
尤安安心思一动。
前世有一位知名的农学院士姓顾,曾短期担任过尤安安农产品加工厂的技术顾问。
她还记得,那位院士的亲弟弟是海市农业局干部,死于海难。
也正是因为这个,顾院士对海市感情复杂,这才答应了她的顾问邀请。
难道,就是这位老顾?
尤安安不由得有点心慌。
他们要去的南岛在群岛最南,距离北岛两个多小时的距离。
老刘头也没办法确定远洋船什么时候路过,他只能先去航线上找一圈,如果没找到,就先送几位领导去南岛。
两个小时后,渔船漂浮在海面上,远远就见远处驶来一个庞然大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安承志兴奋的站了起来。
杨平也一脸震惊:“小安哥,这船真大啊。”
老刘头高兴:“真巧,刚到就给遇上了。省的咱们费劲。”
他拉起船帆,站到船头挥舞旗杆,给对方打旗语。
这时候,细心的安承志发现不对:“老刘,不对吧,这船咋往反方向开的,瞧着不是冲着岸边走,是打算出海。是不是咱们来晚了,已经卸货了?”
而这时候,老刘放下望远镜,表情紧张:“看着情况不对,甲板上的水手都是生面孔。”
蔡站长迟疑:“午饭换岗?”
现在正午当头,确实是吃饭